今年春节对于家住仓子乡大平房村的农民武娟一家来说格外喜庆和欢愉,抱着刚刚满月的小宝宝武娟的脸上洋溢着母亲的慈爱和幸福的微笑,在新春到来之际武娟夫妇特意打来电话,感谢救治她生命并实现了她作母亲梦想的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
26岁的武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年幼时因家境贫寒一直没有医治,2004年她在丈夫的陪同下慕名来到承德市中心医院,该院业务副院长、心胸外科主任雷威给她做了详细的检查,确诊为先天性主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狭窄,必须实施换瓣手术治疗,目前用于置换的瓣膜有机械瓣和生物瓣两种,一种是机械瓣,使用时间长,但置换机械瓣术后必须终生服用抗凝药华法林,因华法林可致胎儿畸形,所以置换机械瓣也就意味着武娟将不能生育;另一种是生物瓣,置换术后无需服用抗凝药,但其使用时间短,适合于老年患者,经过医务人员认真的分析,病人和家属决定置换机械瓣。2004年8月由雷威副院长主刀给武娟成功地实施了动脉导管结扎、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患者胸闷、乏力的症状消失,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武娟能够干一些农活和家务,成为了一名健康的女性,但是当看到同龄人已成为了母亲时武娟是多么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作为女性又多么想亲身感受母亲孕育生命的过程......
2005年武娟夫妇带着梦想和希望来到了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向医务人员倾诉了他们的想法,雷威副院长及心胸外科的医务人员被这对农民夫妇殷切的期盼和急切的心情所深深感动。他们认真分析了武娟目前的身体状况,武娟为先心病机械瓣置换术后,孕期随时会因为心脏负荷过重而危及母婴的生命,同时在分娩时也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目前国内也极少见先心病换瓣术后患者成功分娩的报道。为攻克这一难关,圆武娟一个母亲梦,在雷威副院长的带领下心胸外科的医务人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重新给患者制定了用药方案:将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改为每天皮下注射抗凝药肝素,因肝素不仅能起到抗凝的作用而且对胎儿也无影响。但是由于孕期女性各项生命指标会随着妊娠月份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所以需要医务人员随时根据孕妇不同时期的化验结果给予科学精确的计算每日皮下注射肝素的剂量,稍有一点误差就会造成患者凝血机制障碍而危及生命,能否使武娟度过妊娠期并顺利分娩,医务人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风险。妊娠期间心胸外科、妇产科的医务人员密切监测武娟各个阶段的生命体征和胎儿的情况,并根据化验结果随时调整应用肝素的剂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医务人员的精心呵护下,武娟的预产期日渐临近,为了能够使武娟顺利分娩,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心胸外科、麻醉科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会诊,对病情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制定周密的剖宫产手术方案和抢救准备。 2006年1月1日在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妇产科主任申英、副主任医师李杰给患者实施了剖宫产手术;麻醉科主任邢景祥、副主任麻醉师殷丽君以高超的麻醉技能给患者实施了全麻术;心胸外科的医务人员也陪伴在武娟的身边,随时准备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险情。无影灯下手术在紧张的进行,监测设备显示着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状况,此时所有的医务人员只有一个念头,要全力以赴确保母子平安。一分钟、两分钟,时针在一分一秒地划过,终于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重3600克的女婴降生了,儿科、妇科、心胸外科的专家给女婴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女婴反映灵敏,各个器官发育的很好,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
承德市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心救治了武娟的生命,实现了她做母亲的夙愿。此例患者的成功救治不仅标志着该院在治疗高危疑难病例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在因先天性心脏病换瓣术后能否生育这个困扰医疗界的难题上走出了成功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