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河北省推行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全市确定了承德县、滦平县、隆化县为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我院经市卫生局同意,经试点县卫生局确认为承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定点医疗机构。
作为市委市政府所属的一所医院,我院积极履行职能,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以院长李建华为主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农村医疗服务办公室,专门负责接待来院就诊的参合农民患者,为其办理诊断证明、出院结算后在该院核销工作的初步审核、登记及各科室协调工作,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施方案》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办法》。同时,为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我院还自筹资金,为来院住院的参合农民患者报销部分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住院费用发生总额1万元以下(包括1万元),报销比例为4%;1万元以上报销比例为5%。这一规定自今年5月15日实施起,仅10天时间,已有6名参合农民患者办理完出院手续后,在财务科领到按比例报销的住院费用总计三千余元。同时,还为来院的急、危、重症的参合农民患者开设了“绿色通道”,保证病人得到及时、快速、有效地救治。
过去,我院针对农村特困患者及特困下岗职工制定了优惠政策。近期按照全市医疗惠民工程的要求,又对这项政策进行了完善和充实,增加了惠民病房的数量。主要为全市的“低保”居民,农村“五保户”以及政府规定的需要医疗救助的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减免一定费用的基本医疗服务。医疗救助对象需要向该院提供县(区)民政部门颁发的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领取证》或相关证件,经核实后给予优惠减免。对贫困患者的诊疗费用实行:“一免三减”:即免收挂号费、减收5%治疗费(不含材料费)、减收10%检查费、减收50%住院床位费。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的就医难的问题,提高乡镇卫生院的诊治水平,2004年8月,承德市首家乡镇(社区)医师培训基地在我院成立,准备利用2-3年的时间,将各县区240余家乡镇卫生院的骨干医师全部进行免费培训,每三个月培训一期。在免费为培训学员,免费提供食宿的同时,还根据乡镇医院的特点和乡镇医师的需求制定培训方案,精心挑选各专业学科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副高职以上的专家任教,在提高这些学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境界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目前,已为120家乡镇卫生院培训了140余名骨干医师。曾在该院接受培训的平泉县小寺沟镇医院李医师,在承德市乡镇医师培训基地工作座谈会上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遇有心肌梗塞的患者,从不敢就地抢救,只能向上级医院转诊,多数患者因失去最佳抢救时机而丧失生命。通过市中心医院的培训,使我掌握了心梗患者的抢救技术。回到当地医院不久,我就利用学到的院前溶栓新技术成功地抢救了一名患心肌梗塞的农民患者,既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同时也给我们镇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以我院120急救中心为龙头,11个县区急救中心为框架,350个乡医院为网络形成覆盖八县三区的急救体系已在初步建成,并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心多次对各县区的急诊急救工作以及县乡两级急救医生进行培训,指导抢救工作并参加会诊、手术;同时组织大型学术研讨会,聘请北京著名专家为各县乡急诊科主任及医生近400人讲解有关急救医学的前沿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县乡医院的急救水平。截至目前已为各乡镇医院培训急诊急救人员二千余人次,参与并指导抢救近百名急危重症患者。
以上这些措施仅仅是我院卫生支农工作所迈出的第一步,今后,我们将继续密切配合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以解决基层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卫生支农工作力度,完善政府办医院的工作职能,为加快构建和谐承德的前进步伐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