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白显树带着西藏阿里地区广大藏族同胞的感激与问候,带着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祝福,圆满地完成为期一年的援藏医疗保健任务,胜利凯旋。
“我是在2005年的4月初接到援藏任务的,4月25日,与河北省其他六名医务人员一同登上了开往拉萨的专机……”回想起在阿里的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白显树黝黑而略带疲惫的脸庞上,写满了凝重与回味。慢慢地,一首描绘援藏医疗队员“情系阿里人民,爱洒雪域高原”的赞歌在人们的耳边徐徐响起:
“素有 ‘世界屋脊之屋脊’之称的西藏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是当年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这里气候条件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度左右,几乎没有什么植被生长,空气氧含量不足50%。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导致当地藏民同胞医疗水平低下,此次河北省卫生厅派出七名各市卫生局选送的医疗专业技术骨干援藏,就是要帮助当地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他们培养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白显树平静而又深情地讲述着。
“初上海拔3700米的拉萨, 队员们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经过短暂的适应与休整之后,我们开始了此次阿里之行最艰难的一段行程。由于路况、天气以及海拔越来越高的原因,所有队员均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体质稍差的队员有些坚持不住了。但是,已做好充分思想准备的队员们没有一个后退,大家互相鼓励着。就在这时,陪同我们前来的拉萨卫生局的几位同志,为我们唱起了动听的藏族歌曲,看着他们因同样缺氧而憋得发紫的脸颊,我们感到眼睛热热的。在优美的歌曲映衬下,神秘美丽的雪域高原向我们敞开了胸怀,将它特有的极致景色展一一现在我们的面前:险峻的盘山道;陡峭的雅鲁藏布江边悬崖;平旷灰黄的戈壁滩;长年冰雪覆盖的雪山以及海拔超过6000米的大坂……经过三天三夜的汽车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所在地-----狮泉河镇。
区卫生局及医院领导把我和其他四名队员安排在人民医院中的一座二层小楼里, 每个人一个房间,一张床及整齐的被褥,还有一台电视,同时给我们专门配备了厨师。在内地显得有些简陋但在这里却颇为“奢侈”的生活、工作条件让大家倍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很快我们开始了正式工作。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是一个只有72名正式职工、37张病床、一个护理中心而且没有专业分科的医院,其规模只相当于内地的乡镇卫生院。特别是我所工作的B超检查室,只有一台已使用了十余年的黑白B超机,和一台落满灰尘,静静地躺在角落里,产自80年代末的彩超机。操作人员也只能作一些最基本的检查。我暗下决心,要在短短的一年内,提高这里的黑白B超和彩超诊断水平,同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解决医院的实际问题。
‘医院来了内地援藏医疗队!’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立即在小镇传开了,很快,做B超的患者开始逐渐多了起来。一位名叫扎西平措的25岁小伙子,被诊断为肝囊肿,治疗两个月未见明显疗效,而且病情还在继续加重。根据其临床表现,我首先排除了肝囊肿这个诊断,通过做仔细B超,我发现他患的是右肾重度积水,对症治疗一段时间后,这个小伙子很快康复了健康。工作空余,一看到角落里那台闲置的彩超仪,我就感到心疼。如何使有限的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成为了我闲暇时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经过多次揣摩、试验,我终于发现该仪器可用于心脏疾患的辅助检查,而且显像较为清晰,欣喜之余我立即向人民医院领导请示开展心脏彩色超声检查项目。为此,人民医院领导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过去,做这项检查要坐三天三夜的汽车到拉萨,病情较重的患者甚至在半路上就……,我要代表广大患者感谢你,同时,代表医院感谢你!’开展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后,共有300多位患者接受检查,并检出多例阳性病例,提高了当地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确诊率,方便了患者就诊。
工作期间,我还负责两名乡镇医师的带教工作。他们分别来自阿里地区措勤县两个最偏远的乡卫生院,由于机会难得,两名同行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我除了定期给他们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外,还手把手地教他们仪器的操作方法;下班以后,每当值班大夫打电话说有急诊,我不管手头正在做什么,马上赶到,因为我知道,在高原上时间就是生命,绝对不能因为我而浪费患者的一分一秒;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利用自己掌握的电脑知识,帮助医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向本院职工传授电脑操作方法;维修出现故障的诊查设备;下载常用的财务软件,解决医院财务电脑化的问题等等。
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让我感到很充实,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依然十分挂念家中的父母和妻儿,特别是我的父亲,患多种慢性疾病和严重的并发症,援藏结束后回到家中还能不能见到他一直是我最担心的事。但是。2005年八月与妻子的一次通话,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原来就在一个月前,父亲突然病危住进医院。院领导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后,立即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全力抢救。医院组织了多科室专家联合会诊;选派专人24小时重点看护;在数十名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在鬼门关几经徘徊的父亲拉了回来。电话那边,妻子掩饰不住轻声抽泣着;电话这边,我已泪流满面。放下电话,我久久凝望着家乡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一夜,是我到阿里后的第一个不眠之夜……
转眼间,阿里的冬季到了,寒冷的程度可想而知,已经有六年没有生过炉子的我又开始‘重操旧业’。焦炭的燃烧需要消耗原本就稀少的氧气,刚刚适应缺氧的我们又开始出现高原反应,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和其他援藏医疗队队员专心工作,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只要不倒下,就要竭尽全力去工作!骄人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当地卫生局及医院领导的高度肯定,我和其他几名队员被评为了先进援藏工作者。
一年过去了,我们医疗队即将完成此次援藏任务,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离别的那天,阿里的上空飘着洁白的雪花,区卫生局领导和人民医院领导将象征吉祥与祝福的哈达挂在队员们的胸前,我们紧紧拥抱着前来送行的曾朝夕相处的‘战友’……就在这时,由狮泉河镇藏民同胞自发组成的送行队伍也来到了我们的面前,香浓的酥油茶和洁白的哈达伴着欢快的歌舞形成了颇为壮观的场面,那一刻,援藏医疗队的队员们都流泪了……
带着阿里地区卫生局领导及全区三百余名医务人员的嘱托,带着继续改善8万阿里地区藏胞医疗保健水平的重任,我们执行此次援藏任务的七名河北省援藏医疗队队员凯旋而归,我们在自己的家乡也同样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有国家、各省市领导的关心,有各兄弟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相信西藏等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群众的医疗条件将得到彻底改善,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将得到最终实现!”白显树激动而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