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0日晚,承德县头沟镇赵先生夫妇心急如焚,怀中只有两个月大的孩子憋得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夫妇俩连夜打车来到承德市中心医院。可是一走进儿科病区,他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每间病房都住满了患儿,就连走廊都已经加满了病床……“我们的孩子还能住进来吗?”他们的心不禁悬了起来……
“请放心,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尽早得到救治……”值班医生一边安慰着赵先生夫妇一边向科里及医院领导作了汇报。“我们是政府所属公益性医院,要保证所有需住院患儿都得到及时救治……”在院领导的指示下,儿科的医生办公室、示教室被迅速腾出来设立临时病房。赵先生家的小宝宝顺利入院,病情很快得到了缓解。但是截止到12月31日,又有近20名患儿相继入院,每一名患儿的病情都牵动着承德市中心医院领导的心,该院立即启动了“危机管理预案”,并由主管院长专门召开了各相关科室协调会,从床位、人员、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总体安排和部署。不仅儿科的医生办公室、示教室被设为临时病房,还在各科室床位都很紧张的情况下从泌尿内科腾出两间病房收住患儿;从全院各科抽调20余名曾在儿科工作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到儿科病区及门诊工作,同时还增加了康复助理、护理员及保洁人员;医务科、护理部、预防保健科等相关职能科室每日到儿科督导协调;住院结算室工作人员到儿科现场办公;总务科、器械科、供应室等后勤保障部门密切配合,保证病床、器械及物品等方面的供应;医院营养膳食中心每日都精心制作营养均衡的工作餐,并送至儿科工作区,保证一线医护人员的营养和体能;作为红十字承德市紧急救援中心,该院开通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症患儿迅速出车接回医院。自2007年12月25日至2008年1月6日,急救中心共出车28次,接回近40名患儿,最多一次就接回患儿7名。他们大多病情危重,不仅患有毛细支气管炎还合并有其它疾病,有几例甚至还是先心病患儿,但是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宝宝们均得到了有效救治。
据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刘建英介绍:“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又称喘憋性肺炎,多发于婴幼儿,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但经过科学正确的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均可痊愈。据流行病学统计,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为该病高发期,而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
据了解,2007年一入冬,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的住院患儿就明显多于往年,近半个月以来,更是因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骤增而频频加床。截至1月7日,该院儿科住院患儿已突破80人,但各项救治工作井然有序,平均每天都有10个左右的患儿痊愈出院。看到一个个孩子病情稳定并相继出院,医护人员疲倦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每一个孩子重拾健康的背后,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刚做完手术还在休病假的刘建英主任提前回到科里工作;吕良副主任为救治患儿在病区连续奋战36个小时;陈素敏护士长为了赶回医院出急诊,凌晨三点多拦下的竟不是出租车,直到下车时司机无论如何也不肯收打车费才让她恍然大悟;护士李丽华接到家人的电话,得知刚刚3岁的孩子因出水痘高烧39.6℃,急得偷着流眼泪,可还是坚守在工作一线;还在休产假的护士程立欣、付喜英,听说科里的繁忙情况后,放下了正在哺乳的孩子主动回到了工作岗位;护士陈杰和赵翠萍都50多岁了,还每天连续工作10余个小时,腿脚都肿了也不肯休息;在这里,医护人员下夜班还工作到夜幕降临已成为普遍现象……
一位患儿的奶奶爱抚着正在酣睡的小孙子眼含热泪地对笔者说:“我孙子还不到3个月大,刚在这里住了两天院,已经像没事孩子一样吃得香睡得甜了。如果他大一点就知道了,为了他们这些孩子,科里的医生和护士下夜班都走不了。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老百姓的医院,承德市中心医院就是咱老百姓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