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口干、眼干,开始时未引起注意。由于病变损及唾液腺和泪腺,故唾液分泌越来越少,口干舌燥;两眼干涩。随后,病人被迫需不断饮水,吃流质食物,味觉减退;重者发生口腔溃疡、龋齿、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在眼部表现为干燥、痒痛、烧灼感、异物感,但“欲哭无泪”,十分痛苦。与此同时,病人大多出现关节肿痛等关节炎症状,常造成误诊。倘若病情得不到控制,则可损及内脏,尤其是肺和肾的功能受损,有明显呼吸症状和泌尿异常。
西医治疗 对症处理,应用人工泪液点眼,液体湿润口腔,2%甲基纤维素生理盐水漱口,预防霉菌感染。全身治疗,出现系统损害,多采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治疗。 中医治疗一般分为三型:
一、燥邪犯肺,症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常伴胸痛、周身酸软不适,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采用清燥、润肺、止咳的方法。药用桑叶、杏仁、沙参、麦冬、板兰根、牛蒡子、射干、枇杷叶、生甘草。
二、肝肾阴虚,症见口干目涩、眩晕耳鸣、视物模糊、两胁隐痛、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弦。采用滋补肝肾、养阴生津的方法。药用生地、沙参、麦冬、枸杞、菊花、白芍、首乌、木瓜、山芋。
三、气血瘀阻,症见口干咽燥、眼干目涩、四肢关节疼痛或屈伸不利、皮肤色暗发斑,舌暗少津,或有瘀斑,脉细涩。采用益气、活血化瘀的方法。药用当归、生地、赤芍、桃仁、红花、鸡血藤、牛膝、穿山甲、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