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症状,据统计在呼吸专科门诊,约80%就诊者均有咳嗽症状。咳嗽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许多咳嗽患者随意使用大量抗菌素和各种止咳药,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而且还造成药物资源浪费和身体的损害,因此应重视咳嗽和诊治。
临床上通常把咳嗽时间小于3周者称为急性咳嗽;咳嗽时间在3--8周之间者称为亚急性咳嗽;咳嗽时间大于8周者称为慢性咳嗽。
急性咳嗽的病因相对简单,多为普通感冒所致,通常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流眼泪、咽喉部有刺激感或不适,伴或不伴发热。治疗以对症为主(如应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加伪麻黄碱,咳嗽明显时可选用镇咳药),一般不需用抗菌素。
慢性咳嗽按病因分两类:
一类为各种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弥漫性间质性肺病、免疫性和血管炎症疾病等,这类疾病引起的咳嗽其治疗主要是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另一类为未见明显肺部基础病变,以咳嗽为主或唯一症状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道反流性咳嗽,据统计这些原因引起的咳嗽占呼吸专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其他原因较少见,但涉及面广,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药物引起的咳嗽、心理性咳嗽等。
咳嗽变异性哮喘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为主的症状,主要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重为其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对于这种咳嗽大多数患者吸入小计量糖皮质激素加受体激动剂即可,很少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时间不少于6—8周。
鼻后滴流综合征
是由鼻部疾病引起的分泌物倒流鼻后或咽喉部,甚至返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的咳嗽,常伴咳痰,咽喉部滴流感,口咽黏液附着,频繁清喉,咽痒不适或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有时会主诉声音嘶哑,说话也会诱发咳嗽,通常发病前有呼吸道病史(如感冒)。可应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加伪麻黄碱,对变应性鼻炎引起的咳嗽可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细菌性鼻炎引起的咳嗽应加用抗菌素。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引起的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偶而咳少许黏痰,可在白天或夜间咳嗽 ,部分患者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常为咳嗽的诱发因素,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多主张吸入糖皮质激素,初始治疗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口服。
胃食道反流性咳嗽
是因胃酸或其他胃内容物返流进入食管导致的咳嗽,典型者可伴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胸闷等,临床上也有不少胃食道返流的患者,咳嗽为其唯一的症状,因此易被误诊,对于这类患者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如减肥、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和睡前进食、避免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及饮料、避免饮咖啡及吸烟。高枕卧位,升高床头,可用一些制酸药、胃动力药等。
咳嗽的病因复杂,涉及面广,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尤其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常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临床上许多咳嗽并非细菌感染引起,大多数情况下无需应用抗菌素治疗,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明确病因,给予对症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