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寿命的延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下面与您谈一谈临床上很常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话题。
1、病因:
目前骨性关节炎真正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了,一般认为是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关节解剖异常、关节囊病变和关节软骨破坏所致,由机械性和生物性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年龄增长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包括:外伤、体力劳动、运动、过度负重、肥胖、遗传等等。
2、临床表现:
〈1〉关节僵硬及活动度下降:常有早晨起来或坐的时间长了膝关节僵硬活动不便现象,并伴有关节疼痛,适当活动后僵硬和疼痛缓解,行走一段距离后再出现疼痛。
〈2〉髌骨后疼痛:主要表现为上下楼、坐位站起及下蹲时髌骨后面疼痛,患肢不敢单腿下蹲。
〈3〉关节反复肿胀:一般在轻度外伤或活动过度后就出现关节肿胀积液,关节周围疼痛,休息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
〈4〉关节畸形和压痛:随着病情的发展,膝关节可出现内翻﹙罗圈腿﹚或外翻畸形,股四头肌萎缩大腿变细,关节活动度减少,有的病人膝关节不能伸直,髌骨有压痛。同时疼痛加重,休息后也很少缓解,变为持续性疼痛。
3、治疗:
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疼痛、保持和改善关节功能,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在关节疼痛发作期要适当休息,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关节部位理疗,关节腔内注射药物等,以尽快缓解疼痛症状。在疼痛缓解后,要制定一个长久的治疗规划,在满足正常的生活工作需要外,尽量减少行走、跑步等活动,改为骑车、游泳等锻炼方式,减轻体重。同时每日适当进行大腿伸直抬高的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增强关节稳定性,减少关节扭伤等诱发因素。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可口服一些关节软骨营养药物。
对于一些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关节边缘有骨赘生长,关节内有游离体,关节面比较完整的轻中度骨关节炎患者,早期有人采取关节切开手术,切除增生骨赘,处理退变软骨面,修整或切除退变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切开了关节,损伤大康复慢,并发症比较多。近些年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普及,通过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清除关节软骨、骨、半月板等碎片,取出关节内游离体,同时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冲走关节内的炎性因子,减轻滑膜炎症。我院自2003年已将关节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关节镜是微创手术,切口不到1厘米(钥匙孔大小),对关节损伤小,恢复快,术后早期活动,目前已成功应用此项技术实施手术100多例,均收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