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不仅在疾病的本身,更主要在于它所引起的急、慢性并发症。在我国,糖尿病引起的失明占失明者总人数的第2位;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占尿毒症发病原因的第2位;糖尿病患者需要截肢者比普通人高15—40倍;糖尿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因素。儿童和青少年得了糖尿病危害更大,有可能在青状年时期就发生各种并发症。
重视糖尿病前期 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发生要经历正常→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阶段。现在很多研究显示,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在糖尿病前期即出现。如果在这一时期早期发现并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大大减少糖尿病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出现。
空腹血糖5.6—6.9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11.0mmol/l均诊断糖尿病前期。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人在这一血糖轻度异常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仅仅认为不是糖尿病就行了。临床上,也存在着部分医护人员也只把空腹血糖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临床研究显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仅仅以空腹血糖为标准,将有80%的糖尿病病人被漏诊。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自然病程的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专科医生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症状主要是由糖、脂肪、蛋白质、水、盐、酸碱等代谢紊乱以及血管—神经并发症引起。表现为:
1、多尿:白天、夜间排尿次数及尿量均增多,特别是夜间尿多;
2、多饮:口唇干燥,舌头发粘,总想喝水,肚子都胀了仍感到口渴。有部分患者尤其喜欢喝甜饮料;
3、多食:约有一半的病人有此表现,表现为饭量比以前增加,如果一个人饭量增加,体重反而下降、体力下降,要高度考虑糖尿病的可能;
4、体力和体重下降:患者自觉疲乏无力,特别是腿无力,出去活动一会儿或下班后恨不得立刻上床躺一会儿,这时候如果注意称一下体重,会发现体重比最高的时候下降了;
5、餐前饥饿难忍: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最早期的表现。在临近吃饭的时候饥饿难忍,心慌出汗,进食后缓解;
6、皮肤感染:容易生疮长疖子,长了疖子不容易好,皮肤破损后也不容易收口,收口后受损部位也会留下一片色素。女性患者容易发生阴道炎、外阴瘙痒,且反复发作不易治愈;
7、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类型常见的有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起病急,“三多一少”症状发生的明显、程度重,且年龄越小越重。如果孩子稍大,自理能力好,家长很有可能注意不到多尿多饮的症状,直到出现腹痛、呕吐、神志改变、甚至出现了酮症酸中毒时家长才发现。
与成人相比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病情越重,如果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儿童青少年中的2型糖尿病多见于超重肥胖的儿童,临床表现与成年人没有明显的差别。
血糖控制的“金指标”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糖控制有直接的关系。监测血糖控制的情况除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外,还应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A1C(简称HbA1C)是红细胞内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结合后的产物,而且一旦结合就难以分离。因为人体红细胞寿命是120天左右,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反映患者检测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人检测HbA1C在4%—6%,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在6.5%以下。据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的数据显示,HbA1C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终点事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HbA1C每降低1%,糖尿病患者心脏事件的风险减少14%,糖尿病导致的死亡风险下降21%,微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下降37%,周围血管疾病发生率下降43%。目前,国际上多个糖尿病指南均采用HbA1C作为血糖控制的“金指标”。建议糖尿病患者如果条件允许,每3—6个月检查一次HbA1C。专科医生会根据测定值的不同,判断此前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控制欠佳,估计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并给予相应的用药干预。
糖尿病治疗的误区
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血糖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是有一些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走入了许多误区,以至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误区之一:
盲目追求根治。从目前科学发展的水平而言,全球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和药物,而有的患者从一开始诊断就到处寻找偏方,期望根治。而这恰恰起了反作用。这样做的结果浪费钱财还是其次,关键是延误了正规治疗。一旦脏器出现损害,再寻求正规治疗往往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误区之二 :
忽视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多种代谢紊乱,有些患者仅仅注意血糖控制的好坏,而忽视血压、血脂等控制,所以不能很好地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
误区之三:
单纯依赖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正规治疗方法是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监测以及糖尿病教育五个方面,而有的患者仅仅相信药物,而忽视饮食控制、锻炼,也不重视恢复正常体重,这样治疗效果就不会很好。
误区之四:
拒绝接受必要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发展到某些阶段,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严重受损,所能分泌的一点胰岛素完全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这时即使给予最大量的口服药,血糖也会居高不下,这种情况时间过长,必将导致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这时就应该及早改用胰岛素了。很多糖尿病患者盲目地认为胰岛素会上瘾,会产生依赖,一味拒绝应用胰岛素,这必将影响对疾病的控制。
误区之五:
只相信所谓的“纯中药”治疗,拒绝西药治疗。我们祖国的传统医学对很多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但是,从目前研究结果显示,中医对血糖的控制作用比较弱,只是可以缓解某些症状。而且,现在市场上所卖的所谓纯中药降糖药里面,很多是加了西药的。西药在上市之前做了各种严格的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已经了解,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只要作好观察,基本上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
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及并发症又是可防可治的,即使是儿童和青少年就发生了糖尿病,只要正规治疗,也可以享有正常人的生活。
做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包括初级预防——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2级预防——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糖尿病;
3级预防——延缓和/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缺乏锻炼、紧张、焦虑等都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预防糖尿病,就要做到少吃点儿,合理膳食,避免大吃大喝;多动点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多学点儿,通过阅读、电视、参加讲座等形式,多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办法;放松点儿,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力求作到开朗、乐观、豁达。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预防办法是合理摄入营养,适当锻炼,家长也要帮助儿童避免危险因素,同时家长也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使儿童和青少年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
爱心传递:
9岁时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10岁时爸爸在车祸中去世的承德县贫困学生王海跃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的帮助下,于2007年7月获得了全球著名的胰岛素泵公司——美敦力的救助。
7月23日,海跃作为河北省受到救助的第一人,赴京参加了捐赠仪式,获得了一台美敦力公司生产的、目前性能最好的712型胰岛素泵及一年泵用耗材,价值6.7万元。自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戴上胰岛素泵后,海跃的血糖控制稳定,人也长高、长胖了。现在,她已经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
医患沟通: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公众的健康保健意识,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内分泌科自2003年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科普讲座,专家就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降低了糖尿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内分泌科每周四下午举行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讲座,搭建了医患交流的平台,增强了广大公众的健康保健意识和水平。同时该科把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四作为“糖尿病筛查日”,这一天前来就诊的朋友在诊治和检查方面将享受优惠。
在首届“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市中心医院举办了“关注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来自我市及外县区的成人及儿童300多人参加了讲座,其中,年龄最小者只有7岁,年龄最大者78岁。内分泌科专家就糖尿病的防治及胰岛素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讲解,尤其对“防止糖尿病从娃娃抓起”进行了系统、详细的介绍,还就一些听众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解惑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