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之一,病死率较高,80%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语言、记忆、思维等功能障碍,有时还会有精神、行为异常。如果不及时给予康复治疗就会遗留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残疾,不仅影响个人健康与生活质量,且给国家、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实践证实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时间
根据病情,越早越好,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发病头三个月效果最显著,且康复时间宜长些,防止回到家庭后功能减退或衰退,脑卒中病人如不早期康复,肢体的运动可呈异常行走模式即误用综合症或废用综合症的形成,如再进行康复,常常事倍功半,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病人一旦进入和完成康复程序,约70---80%病人甚至可以独立活动,65%—70%病人日常生活活动可以自主。只有10%的病人留有严重残疾,有的病人甚至可无功能缺陷或只有轻度障碍。所以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残疾对正常生活的影响。实践证明,脑卒中在发病的半年之内,是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切不可忽视,要重视合理的康复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后,只要病人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脑出血一般宜在10—14天后进行。
二、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法
1、应合理选用床垫,床太硬易发生褥疮,太软使身体下陷不易变换体位。应2—3小时翻身一次。从发病当日起就要摆放好体位,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应在床上做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每日2次)及坐位训练,坐位训练应达到躯干具有平衡能力。在患者顺利完成上述康复进程并取得成效后可进入恢复期的功能训练如:站立、坐站,站立平衡,行走及上肢功能等康复训练。
2、脑卒中康复治疗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调动剩余脑组织的重组和运动再学习。3、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治疗等。
4、脑卒中的特点是障碍与疾病共存,故康复治疗应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
5、在急性期,康复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6、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有无抑郁、焦虑,不良情绪会严重康复治疗的效果。
7、约40%脑卒中病人可有复发,在进行康复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相应的预防措施。
8、康复训练应在专业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9、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在患者出院后也要定期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三、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意义
脑卒中病人如果不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产生废用性综合征,例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足下垂内翻畸形、心肺功能下降等。不适当的康复训练反而会促使脑血管病人原有异常运动模式加重,而阻碍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精细技巧能力的恢复。所以,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是促进正常运动而抑制异常运动,正规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患者整个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引起的并发症,帮助更多的病人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此积极开展脑卒中病人正规的早期康复训练,尽早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患侧功能恢复,并进行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为主的作业治疗训练, 无论是对降低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及运动功能,还是防止合并症的发生,降低病人残疾率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