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给心、脑、肾等器官带来严重损害,所造成的并发症备受人们关注。按目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安静状态下血压≥140/90mmHg,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已>10%,据报道,老年人(60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约占三分之一,65岁以上可增加到50%,男女发病率相近。
一、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最多见: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动脉硬化失去弹性使心脏射血时收缩压升高。
2、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一是由于血压波动时植物神经调节不敏感;二是由于动脉硬化,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不敏感。另外老年人窦房结功能减退,都使之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每日及一年四季中血压变动较大。
4、对治疗反映的个体差异较大。
二、老年高血压的并发症:
1、脑出血:多在血压更高的条件下,情绪激动发病,常有头痛加重及意识障碍。
2、高血压危象及脑病:高血压危象指的是血压数值增高到一定程度,病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抽搐等所处的状态;脑病血压高到引起脑部损害并有脑水肿发生。
3、脑梗塞:长期高血压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狭窄及闭塞,脑组织因缺血发生坏死。
4、合并冠心病: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子,长期高血压可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之狭窄或闭塞,发生心绞痛及心肌梗死。
5、肾功能损害:长期高血压使肾功能动脉硬化、狭窄、肾缺血、可造成肾实质性损害、以致出现蛋白尿、血尿、血中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表现。
高血压病已明确为永久性疾病,鉴于老年人高血压发生率高,心、脑、肾等并发症多,有效预防及合理治疗尤为重要。因此建议患者一方面在饮食上养成低盐、清淡饮食习惯,另一方面除了常测血压外还要定期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药,切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