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各种病原体也开始“蠢蠢欲动”,下面向家长朋友们介绍几种春季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上感
上感全称上呼吸道感染,其主要表现为流清涕、打喷嚏,可有咳嗽、咽红及扁桃体肿大,多数小儿同时伴有发热等情况,其病程为一周左右。
应对方案:提高小儿抵抗力,常晒太阳,加强身体锻炼;根据气温变化和小儿活动情况及时穿、脱衣服;避免接触病人,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不要带小儿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治疗其它疾病,如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佝偻病等;发生上感时,要多饮水,注意休息,发热者对症治疗;对于幼儿园集居场所亦可采用紫外线消毒教室和午睡室的空气,或用食醋用文火加热熏房间。
二、流脑
流脑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即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据统计,初春时节,流脑的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而且病人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应对方案:注意个人与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在流行病高发季节里,如果小儿有发热、咽喉肿痛、头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唾液飞沫传播,易流行。其主要表现是发热、腮腺均匀性肿大,肿大部位以耳垂为中心,限于一侧或两侧先后累及。肿大部位有压痛、咀嚼痛。
应对方案: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活疫苗;患流行性腮腺炎后要隔离患儿,在幼儿园发现时,应将小儿隔离或带回家治疗,直到肿块完全消除;发病时要多饮开水,吃软而易消化的食物。
四、水痘
水痘多在少年儿童中发病,其典型症状是从面部和发际开始,浑身出现大大小小的红色丘疹,身上多、四肢少,24小时内逐渐形成环有红晕的疱疹,水疱易破,还会发痒。
应对方案:可在出疱疹的地方涂抹紫药水,并给孩子剪短指甲,以免抓破水疱引起皮肤发炎;要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尽量休息,必要时可使用退热、止痒、镇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