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眼镜仍是矫治近视最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电视节目的丰富、电脑的普及以及游戏厅的泛滥,加上中小学生不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不得不戴上厚厚的镜片。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近视患者总数的33%,远高于我国占世界人口总数22%的比例,而且发病率仍在日益增加。
从用眼卫生的角度,近视到一定程度,就应该戴眼镜。有的学生和家长担心戴眼镜会使度数越来越深,还有的人怕一旦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其实这种顾虑是没有根据的,也完全没有必要。目前,戴框架眼镜仍然是矫治屈光不正最有效的方法。
需要提醒学生和家长的是,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对青少年视力发展至关重要,合适度数的眼镜可以控制近视的发展,反之,则会加速近视度数的增加。因此,配眼镜一定要到正规医院,通过专业医生的检查后,确认可以佩戴眼镜再进行验光配镜。
12岁以下是治疗斜弱视的黄金时期
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儿童弱视患病率约为3%,斜视患病率也已超过1%。斜视俗称“斗鸡眼”,患了斜视的儿童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视力下降或发育停顿,从而导致弱视。弱视是在儿童生长发育期形成的,是一种常见的视觉功能发育障碍性眼病,患儿不仅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功能及精确的立体视觉。
儿童斜视治疗包括戴镜和手术矫正。如内斜视患儿同时有中高度远视时,戴全矫远视眼镜能完全矫正内斜视;如屈光检查没有什么度数,那么就得通过手术来矫正解决。斜视手术对视力没有明显的影响,能起到矫正斜视为双眼单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提供一个正常条件的作用。
弱视治疗首先要给患儿佩戴合适的眼镜,再采用综合疗法,提高弱视的有效率及治愈率。此外,要强调的是治疗弱视的最基本原则是早期治疗,这是因为弱视绝大多数发生于学龄前的婴、幼、儿童,而治疗弱视又受到年龄的限制,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一般超过12岁就很难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爱护眼睛从娃娃抓起
眼睛的构造十分复杂、精细,而且十分容易受到损坏,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失明。因此,保护好眼睛便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宝宝开始。
1、在婴儿时期就要注意用眼卫生,让小孩的毛巾、手帕、脸盆跟大人分开使用,以免染上急性结膜炎、沙眼等传染性眼病;教育小孩不用脏手揉眼睛。
2、教育小孩注意用眼卫生,视物时要保持正确姿势,且灯光要充足。通常在小孩4岁时最好到医院检查视力,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治疗。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后,要注意眼部的劳逸结合,预防近视。
3、少年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时期,应鼓励孩子多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还应鼓励孩子们多参加有益的室外体育锻炼,注意眼睛的营养供给。
4、注意预防传染眼病及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对眼睛也有很大影响,如结核病、肾病等,因此,要注意防治,避免延误病情。
5、眼科检查不容忽视。儿童斜视、弱视、眼底疾病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致盲眼病、保护眼睛健康和预防近视非常重要。
小知识:莫让劣质太阳镜“伤”了眼
每年入夏以来,因配戴劣质太阳镜而导致眼睛不适甚至病变的患者都会明显增多。专家提醒,配戴太阳镜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看太阳镜上有没有防紫外线标志。应当选择镜片或包装上有“100%防紫外线”、“UV400”、“防紫外线”等标识的太阳镜;其次,注意戴上眼镜后周围环境的颜色是否失真、物体边缘是否清晰,应选择颜色不失真、看物边缘清晰、物体影像不变形的眼镜;再次,在镜片的颜色方面,以灰色、茶色、绿色对红外线、紫外线吸收较好。司机尤其要注意戴上太阳镜后,是否能够有效识别不同颜色的信号灯。
同时,不要选择颜色太深的镜片,切忌戴太阳镜时间过长或不分时间和场合都戴着太阳镜,这样会加重眼睛的负担,引起眼肌紧张、视物模糊,严重时还会出现头晕眼花、不能久视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