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可导致起道高反应性,从而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在日常生活中,哮喘是一种易变化的疾病,其急性发作往往无法预料,临床表现时有时无,发作时轻重不一,起伏不定,在慢性气道炎症的基础上可以出现急性发作,甚至是致命性的发作。所以了解哮喘、正规治疗非常重要。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是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的疾病,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某些激发因素,如:吸入物: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吸入物;感染: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食物:鱼、虾、蟹、蛋类、牛奶等;药物:普萘落尔(心得安)、阿司匹林等;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因素。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
几乎所有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都有长期性和反复发作性的特点,哮喘的发作与季节、周围环境、饮食、职业、精神心理因素、运动和服用某些药物有密切关系。
1、前驱症状
在变应原引起的急性发作前,往往有鼻和黏膜的卡他症状,如打喷嚏、流涕、眼痒、流泪、干咳嗽或胸闷等。
2、喘息和呼吸困难
这是哮喘的典型症状。喘息的发作往往较突然,呼吸困难呈呼气性,表现为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患者感到呼气费力,但有些患者感到呼气和吸气都费力。
3、咳嗽、咳痰
咳嗽是哮喘的常见症状,由气道的炎症和支气管痉挛引起。干咳常是哮喘的前兆,哮喘发作时,咳嗽、咳痰症状反而减轻,以喘息为主。哮喘发作接近尾声时,支气管痉挛和狭窄减轻,大量气道分泌物需要排除时,咳嗽、咳痰可能加重,咳出大量的白色泡沫痰。有一部分哮喘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无明显的喘息症状,这部分哮喘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4、胸闷和胸痛
哮喘发作时,患者可有胸闷和胸部发紧的感觉。如果哮喘发作较重,可能与呼吸肌过度疲劳和拉伤有关。突发的胸痛要考虑自发性气胸。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1、尽可能脱离或避免变应原和外界非特异的刺激。
2、抗气道炎症药和支气管舒张剂并重。
3、统筹预防和治疗慢性哮喘和哮喘急性发作。
4、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尽快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
5、哮喘缓解期和慢性哮喘患者应注重预防或减少哮喘的反复发作,保护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正确使用哮喘药物
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控制哮喘症状的药物和缓解哮喘症状发作的药物,控制哮喘症状的药物又称为预防药物或维持药物,是长期而每日使用的药物,可以预防或减少哮喘的发作,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色甘酸钠、酮替酚、白三希受体拮抗剂、缓释茶碱、长效口服b2受体激动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药物。缓解药又称急救药,快速起效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发作时按需使用,包括短效吸入型b2受体激动剂、短效口服b2受体激动剂、吸入型抗胆碱药和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短效吸入型b2受体激动剂是最常用的缓解药物。当缓解药物的使用次数增加时,说明哮喘没有得到控制,需要增加控制药物。
使用哮喘药物时要注意:
1、了解平喘药物的使用方法、用量、疗效及维持疗效时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了解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3、糖皮质激素加b2受体激动剂是治疗哮喘最有效的配伍,两者最佳的给药途径是吸入给药。
4、细菌感染似乎既不触发也不并发哮喘,除非哮喘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尽量不使用抗菌素。
5、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诱发危及生命的重症哮喘,所以哮喘患者应禁用或慎用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
走出哮喘病认识误区
1、哮喘是气道炎症性疾病,但这种炎症的本质与呼吸系统感染无关。所以对大多数的哮喘患者,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或者只是在合并有呼吸系统感染时短时间使用。哮喘的气道炎症需要使用针对哮喘的非特异性的抗炎药物如吸入激素等来治疗。
2、哮喘的气道炎症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尽管哮喘无症状,气道炎症仍然存在,所以需要长期治疗。但是,目前多数病人在没有症状时停止用药,导致哮喘发作。
3、哮喘的症状包括有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然而,这些症状并非哮喘所特有,不应该将喘息与哮喘划上等号。哮喘有严格的诊断标准,注意认识哮喘的临床特征:(1)发作性:当遇到诱发因素时呈发作性加重;(2)时间节律性: 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3)季节性:常在春、秋季节发作或加重;(4)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日常保健
因为昼夜温差变化大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加上花粉随风飘散悬浮于空气当中,均可诱发哮喘,所以在春季这个哮喘病的高发季节,患者的日常保健尤为重要。
1、室内安排
室内清洁简单,通风换气,阳光照射,经常晒被褥,换洗床单,被褥需温暖适中,卧床宜有靠背支撑,以便因哮喘不能平卧时应用,不在家里养狗、猫、花、鸟等,对化妆品、煤气过敏者尽可能不用。
2、合理饮食
哮喘病人应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调味宜清淡,尽量避免冷食、冷饮,饮食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发作期尽量不吃辛辣及鱼腥海味等食品,特别是对已知引发哮喘的食物禁止食用。
3、精神因素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很多哮喘病人因哮喘经久发作,思想负担重,情绪不稳定,特别是儿童,还可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因此,要帮助病人纠正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解除顾虑,给予精神安慰,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正确用药
在家中要学会预防用药,按时、规律用药,尤其是一些气雾剂的正确吸入方法。用药及时有利于缓解症状。另外当病情有变化时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平时家中应常备一些平喘药,如万托林等。
5、学会监测病情
教会病人学会监测和管理自己的病情。正确使用峰速仪,如病情稳定可以一周测一次,3个月做一次肺功能检查。
6、定期复诊
哮喘病人即使病情稳定也要定期复诊,向患者讲明复诊的重要性,复诊可以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检查患者用药方法是否正确。
预防哮喘发作“六要点”
预防哮喘病发作应注意:
1、穿着要适宜。注意必要的保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以及冷空气的刺激。
2、居室环境要适宜。哮喘病患者的居室内要保持温暖干燥,室内注意通风透光,被褥及衣物注意勤洗勤晒,避免尘螨及霉菌滋生。
3、出入要适宜。哮喘病患者应尽量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遇到风沙及扬尘天气,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对于花粉及植物过敏者,外出时可戴口罩,尽量避免在花园或植物园中过多地逗留。
4、家中如有哮喘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杀虫剂、消毒剂及蚊香等物品,不要在居室中饲养宠物。
5、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保证定时定量及营养丰富,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尽量不吃或少吃鱼、虾、蟹等海产品,禁烟禁酒。
6、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避免过度兴奋、紧张、发脾气,主动锻炼,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