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开始了,摆脱了紧张学习的束缚和压力,孩子们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快乐在假期里张扬,然而在快乐背后往往夹杂着一些悲伤。从历年的情况来看,每年的暑假都是中小学生安全隐患的高发期。
溺水,头号杀手
近年来,溺水死亡已成为承德地区儿童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且暑期接诊的溺水患儿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最大程度减少溺水事故,孩子要在老师、家长或熟悉水性人的带领下游泳,不要独自一人前往;下水前要熟悉水况,不要到容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危险地方游泳;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若游泳时发生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独守家中,隐患重重
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父母上班后留给孩子的“真空”环境也很容易让危险侵入。
1、安全用电莫大意 家长不在家时,有的孩子自己用微波炉加热饭菜。为防止烫伤、崩伤等意外,家长应事先告诫孩子不能用微波炉加热带壳、带皮的食品,如鸡蛋、玉米等;微波加热的时间不能过长;微波炉启动后,不要贴近炉体观察炉内的食物,应尽量与炉体保持一定距离;万一不小心造成了小面积烫伤,应立即脱离热源,并用冷水冲或用冰块、冷毛巾冷敷20分钟左右;在烫伤2小时内,最好不要将油性外用药涂在伤口上,以免阻止热量散发。尤其要注意,如果表皮起泡,千万不要将泡弄破,以免伤口恶化感染。此外,由于暑期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且空气湿度较大,触电事故极易发生,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不要独自插拔电源插头,年纪偏小的孩子不要使用热水器,也不要随便动热水器的开关。
2、煤气使用须谨慎 暑假独自在家的孩子,在用煤气热饭菜的时候,不要走远,更不要热上饭菜又去做别的事,以防止火被风吹灭或被水扑灭后漏出煤气造成中毒或引起火灾。用完煤气后,要仔细检查阀门是否关好。一旦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并迅速撤到室外。
3、药物存放要隐蔽 很多家庭都备有一定量的各类药品,孩子由于好奇心强,趁家长不在家玩弄品尝、吃错药引起严重后果的事情屡见不鲜。此外,家中的清洗剂、消毒剂、汽车防冻液等要存放在有醒目标识的容器内,切忌不要装进矿泉水、可乐或雪碧瓶中,以防误饮危及生命。
饮食卫生,不容忽视
夏季天气热、湿度大,而孩子抵抗力又相对较低,如果饮食不当很容易引起腹泻、食物中毒或其他消化道疾病。因此,家长们应尤其注意孩子暑期的饮食卫生。
在暑假中,许多家长都会事先为孩子做好午饭,中午孩子自己热一下就行了。不过,留饭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家长给孩子留的午饭最好是当天早上做的,并放入冰箱保存,最好不要留凉拌菜。过凉的水和食物都应该让孩子在常温下放5-10分钟再吃,尤其是在感觉特别热的时候,不能马上吃太凉的东西。此外,要叮嘱孩子,吃水果之前要洗净,必要时可以在冷水中泡半个小时,然后冲洗干净再吃。
暑假期间,同学聚会和旅游活动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美味也诱惑着孩子,很容易造成暴饮暴食,损害身体健康。因此,应教导孩子避免暴饮暴食。另外,还要做到生活规律、心态放松、少熬夜、多吃清淡健康食品。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胃肠蠕动。同时,不要随便吃街边小吃摊上的食物,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