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和多发的疾病之一,儿童龋病早期得不到治疗,严重影响咀嚼功能,影响继承恒牙的健康,造成偏侧咀嚼,引起面部不对称,如果乳牙过早的缺失,会导致恒牙萌出位置不足,造成牙齿的错牙合畸形,也严重损伤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儿童龋病的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龋病的发生与家长的错误认识有关,许多家长认为“乳牙早晚要换,不需治疗”,其实乳牙是否健康与恒牙有密切关系。
高危因素之一
多数儿童喜欢饮料、甜食、精细食物,尤其是睡前吃零食和喝饮料都是致龋的危险因素,加之经常吃精细食物,咀嚼功能低下,导致下颌骨发育不良,牙列拥挤,更容易致龋。
预防措施
适当进食粗粮,多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能锻炼儿童的咀嚼功能,并摩擦牙面起到清洁作用,有助于口腔自洁作用。一日三餐之外应尽量减少进食零食和糖的频率,尤其在晚上睡前不要进食,进食后要刷牙。家长可以给孩子木糖醇来代替蔗糖,其具有与蔗糖一样的甜味,能为身体提供一样的热量,但不会被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发酵产酸,因而不会形成龋齿。
高危因素之二
不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每晚睡前不刷牙或刷牙次数少。
预防措施
有效刷牙的要领是:选择小头、软毛、磨毛的保健牙刷,将刷毛放在牙齿与牙龈的交界处,使刷毛与牙齿表面呈45度角,水平短距离颤动刷牙,然后再顺着牙缝竖刷。儿童应在家长的监督下有效刷牙。早晚各刷一次,每次刷3分钟。牙刷应每3个月—6个月更换一次。
高危因素之三
不使用甚至不了解含氟牙膏。
预防措施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局部用氟目的是增加牙表面的矿化程度或再矿化,提高牙的抗龋能力。高氟区禁用含氟牙膏,3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含氟牙膏,3—6岁的儿童应选用氟含量低于600ppm的含氟牙膏,每天刷牙牙膏用量以不超过1克为宜。
高危因素之四
第一恒磨牙(六龄牙)在幼儿期(六岁左右)开始萌出,时有在萌出途中已患龋,年轻恒牙尚未矿化完全,深的窝沟是菌斑聚集且不易刷洗之处,极易患龋。
预防措施
窝沟封闭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儿童推荐的一种保护新生恒牙的方法,是预防儿童青少年龋齿的最有效的方法。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牙,在整个恒牙列是最重要的,是口腔中萌出最早的恒牙,也是发挥咀嚼功能、影响牙齿排列、影响颌面部发育的极其重要的4颗牙齿(上下左右各一颗),由于萌出早、窝沟深,最容易患龋,家长们常把它误认为是乳牙,忽视了对它的防治,以至于失去了最佳的防治时机。6—7岁时,六龄牙完全萌出是封闭六龄牙的最佳时间。此外12—13岁时,第二恒磨牙萌出后也应该及时进行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