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忌随意停药 既往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切不可因假日一时的高兴忘记规律服用的药物,特别是一些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和抑制血栓形成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往往是需要终身服用的,突然停药会造成血压和血糖的巨大波动,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二、切不可讳“节”忌医 家中老年人在节日期间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处理,切不可有讳“节”忌医的陈旧观念,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三、忌大喜大悲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夜,许多多愁善感的人会怀念已故的亲人,尤其是老年人,会在精神上出现不快,心情产生平时少有的压抑,思维出现偏执,可以表现为大量地吸烟、饮酒等。据不完全统计,中秋节期间是精神病的高峰期,自杀率也是同年中比例最高的。因此在节日期间应避免老年人独处,密切关注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多做思想疏导,以免不幸发生。
四、规律作息,适当锻炼 节日期间外出打拼的子女均会纷纷赶回家中,合家团聚。老年人往往会趁机与子女彻夜长谈,但这样会使生物钟发生紊乱,引起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及代谢紊乱,引发血压血糖的升高,诱发疾病的发生。这期间子女们可以改变一下陪伴老人的方式,比如白天和老人一起爬山登高或慢跑锻炼。爬山登高可以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脑血管流量增加。登山时,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离子含量越来越高,使人身心愉悦。对于老年人来说,跑步能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肥胖症及心肺功能衰老的现象,并可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有助于延年益寿。
五、多食水果蔬菜,忌大便干燥费力 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退、蠕动减慢,易出现大便干燥,排便费力。但排便时过度用力,可引起全身耗氧量急剧增加,血压骤然升高,甚至可能诱发所谓的“肠冠反射”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提醒广大老年朋友要多食水果青菜,保持大便通畅,争取每日排便一次;一旦出现大便干结要尽早干预,必要时要使用药物。
六、忌输液“保健” 由于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恐惧,许多老年人选择提前输液进行预防,他们固执地认为,血管就像自来水管一样用旧了会“锈迹斑斑”,而输液可以帮助清洗血管,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他们往往选择节日期间儿女相伴的时候到医院进行每年两次的输液“保健”。殊不知静脉输液确实可以调节血液的粘稠度、扩张血管、改善脑部供血,但只有在发生脑血管痉挛也就是发病时,才起作用。因此“洗血管”的想法只是想当然,目前没有一种静脉注射的药物能像洗污去垢那样简单。输液“保健”不但很难达到预想的目的,反而有可能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增加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