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粉红丝带”是全球乳腺癌防治运动的标志,每年十月是全球乳腺癌防治月,2008年10月17日为 “全球防乳癌关爱日”。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以每年2.4%的速度持续上升。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上升迅猛,发病年龄亦有年轻化趋势,据统计,美国每新出生8名女婴,就会有一名为乳腺癌患者。我国在世界上虽然属于乳腺癌较低发的国家,但近年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城市地区尤为显著,如北京、上海两地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十年间上升了23%和31%,已经接近西方乳腺癌高发国家的水平。
乳腺癌的危险信号
乳房肿物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多为患者无意中发现的乳房内孤立、质硬、表面不光滑的肿物,可伴有乳房肿痛。随着肿瘤增大,常可引起乳房局部隆起,进而出现橘皮样改变,呈“酒窝征”。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细胞侵入乳管,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如果出现乳头溢液,并以血性溢液为主,要高度警惕乳腺癌的发生,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查,50岁以上女性出现血性乳头溢液,50%为乳腺癌。
不良生活方式引发乳腺癌
乳腺癌发病原因虽不很明确,但近年来,专家们发现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已成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如高动物脂肪、高动物蛋白和低纤维食物的大量摄入;避孕药的滥用,使用加入雌激素以达到嫩肤效果的美容品,这些因素都可以使体内雌激素水平长期偏高,导致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长期从事电脑作业的白领女性,平时锻炼少,
接触阳光少,出现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易疲劳等现象,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比一般人要高出30%左右;一些更年期妇女服用含雌激素的药物来预防骨质疏松,改善更年期不良反应的同时也增加了患乳腺癌的危险。
乳腺癌“偏爱”哪些人
乳腺癌的好发年龄在40—45岁。具有以下因素的妇女群体中,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1、有乳腺癌家族史者,特别是母亲或姐妹曾患乳腺癌,尤其是在绝经前发病,危险性增高;
2、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闭经晚于52岁;
3、40岁以上未孕,或者第一胎足月产在35岁以后;
4、一侧患乳腺癌,另一侧乳腺危险性增高;
5、曾患囊性增生病病理证实,尤其病理组织学见有活跃的乳头状瘤病结构者;
6、胸部过多接受X线照射者,从照射剂量上讲,胸透:胸片=10:1;
7、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体腺癌者;
8、肥胖,尤其是绝经后显著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
乳腺癌的自我发现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是获得最佳预后的关键,有数据表明,如果发现得早,95%的乳腺癌都能治愈。由于乳腺组织位于体表,所以很容易通过自我查体而早期发现其异常改变。乳房的自我检查应在经后一周左右,检查时应光线明亮、两侧乳房充分暴露以利对比。
检查包括视诊和触诊两方面:
视诊主要包括两侧乳房的形态、大小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或凹陷,乳房皮肤有无发红、水肿及“橘皮样”改变,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线,如果乳头上方有肿瘤,可将乳头牵向上方,使两侧乳头高低不同。近期出现的乳头内陷同样提示有肿物的可能;
扪诊时体位多采取端坐位,对乳房肥大下垂明显者,可取平卧位,肩下垫小枕,使胸部隆起,应采用手指掌面而不是指尖做扪诊,不要用手指捏乳房组织,否则易将捏到的腺组织误认为肿块。应循序对乳房外上(包括腋尾部)、外下、内下、内上各象限及中央做全面检查。先查健侧,后查患侧。
乳腺癌的治疗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
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和中药治疗),放射治疗(包括远距离放射治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包括乳腺癌特异性免疫治疗、乳腺癌基因治疗及免疫化学、免疫放疗)等。
应用综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年龄段患者,5年生存率为45岁以前81%,45—64岁85%,65岁以后86%。
一般情况下,早期乳腺癌应选择手术治疗,晚期宜选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传统的乳腺癌手术是将乳房完整切除加腋窝切除,由于失去乳房使多数患者的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女性来说,此种手术方式不易被接受。近年来,保留乳房的手术已广泛开展,这不仅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而且使相当一部分乳腺癌患者保留了乳房和腋窝,从而保留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美丽和自信。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无因果关系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很多女性对乳腺增生特别紧张,担心这是乳腺癌的前兆,其实大可不必。
乳腺增生主要表现为乳腺导管上皮不同程度增生伴中小导管不同程度扩张。其发生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乳腺局部增厚、边界不清楚的肿块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可有隐痛或刺痛,偶见乳头溢液。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两者无因果关系,它只是属于易患因素之一,绝大多数乳腺增生患者在其绝经后就会不治而愈。
专家提示 预防乳腺癌五要点:
1、要培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性格;
2、提倡适龄结婚(23岁以后),适龄生育(24—30岁),母乳喂养婴儿6个月;
3、积极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尽量早期摘除乳房良性肿瘤,如乳房纤维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
4、定期到医院进行乳腺检查,尤其是超过40岁的女性,无论有无乳腺疾患,都应每6个月至1年到医院进行正规检查;5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拍一次乳腺钼靶片;
5、少数乳腺增生症可发展为不典型增生,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能会转变为乳腺癌。有乳腺增生的女性,如果乳腺增生的时间较长,增生的结节摸上去很多、很明显,且年龄在40到60岁之间,应引起重视,定期检查。
医界前沿
针对中青年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推广了乳腺癌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保乳切除术),既根治了疾病又达到了美观的效果,增强了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自信心;开展的全胃切除术、甲状腺癌根治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本专业高难度手术,在我市处于领先水平;在肝脏肿瘤领域的治疗方面,普及了半肝切除术式,提高了我市肝脏外科的水平;对于距肛门5厘米左右的直肠肿瘤患者应用保留肛门的根治性术式,极大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