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近几年来,由于膳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普通人群中大约占10%,在肥胖人群中占50%,且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已成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体检日益受到重视,“脂肪肝”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该病在医学上被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即肝脏细胞内沉积了大量的脂肪组织,改变了肝脏的结构及功能,从而出现了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疼痛、肝脏肿大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出现肝功能衰竭。
脂肪肝预防“五要素”
预防脂肪肝,要遵循以下五要素:
一、合理膳食
肥胖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性脂肪肝、高脂饮食引起的营养失调性脂肪肝与长期大量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 等食物有关。科学的饮食方法讲究食物多样,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尽可能养成不吃零食的习惯,尤其要少吃奶酪、蛋糕、甜点心,忌暴饮暴食,以免扰乱正常的代谢功能而诱发脂肪肝。
二、饮酒适量
长期过量饮酒或短期内连续酗酒是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进入人体的乙醇90%—95%是通过肝脏代谢分解的,乙醇代谢的速度是60—200毫克/(千克·小时)。因此,对于有饮酒习惯者,应忌饮烈性酒,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相聚时,可以少量饮用优质葡萄酒或米酒。
三、控制体重
预防肥胖是减少肥胖性脂肪肝的最好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预防肥胖最好从婴幼儿时期甚至早在母亲怀孕时开始,不要让孕妇过多进食高营养和高热能食品,以免胎儿过重;胎儿出生后应坚持母乳喂养,不要强求小儿过度进食;预防青少年肥胖的关键是抓住怀孕末期、哺乳期和青春发育前期等三个关键时期;中年以后也要酌情调整饮食结构,以防体重超重或增加过快。
四、坚持运动
随着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许多人已习惯于以车代步,造成活动量明显不足,热能消耗过少。尤其对于那些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来说,活动量不足的危害程度甚至大于营养摄入过多。据研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耗部分多余的能量和脂肪,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这对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很有好处。
五、防治原发病
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也是预防和治愈相关疾病所致脂肪肝的重要环节,如:糖尿病性脂肪肝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肝炎后脂肪肝应积极抗病毒治疗及恢复肝功能;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则应尽快降低血脂水平。
科学施治保肝护肝
根据不同致病因素,采取相应的病因治疗,并从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肝脏病变是可以得到逆转,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一、病因治疗
脂肪肝可以是独立性疾病,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所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应首先去除病因,如嗜酒者戒酒,同时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热量,单纯性脂肪肝肝内脂肪沉积一般可在数周或数月内完全消退;肥胖和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要有效控制体重和血糖;其他如药物或毒物中毒,应及时停用有关药物,去除有毒物质后2—3个月内肝组织可完全恢复正常。
二、饮食治疗
过高的热能摄入可使人的体重增加、脂肪合成增多,从而加速肝脏细胞脂肪变性。因此,应该制定并坚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多吃瘦肉、鱼类、蛋清及新鲜蔬菜等富含亲脂性物质的膳食,及玉米麸、粗麦粉、糙米、豆类、香菇等高纤维类食物。同时,应注意充分合理饮水,一般成人每日需饮水2000ml、老年人1500ml,饮用水的最佳选择是白开水、矿泉水、净化水及清淡的茶水等。
脂肪肝患者还要注意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即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重视脂肪的质和量、糖类饮食应适量、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应以低脂饮食为宜,并以植物性脂肪为主,尽可能多吃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菜籽油、茶油等),少吃饱和脂肪酸(如猪油、黄油、奶油等),同时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鱼卵、鱿鱼等。在糖类摄入方面,不吃富含单糖和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冰淇淋、干枣和糖果等。
三、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所有的脂肪肝患者都适宜,如全身消耗性疾病、酒精所致脂肪肝合并肝功能不正常者应限制运动;对有糖尿病性肾病、严重心脑血管病等严重并发症者,要禁忌运动疗法。这就要求医生应首先排除运动疗法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然后拟定运动处方,对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实施的时间及频率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
运动种类:脂肪肝患者应主要选择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动态运动,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钟)、骑自行车、踢毽子、游泳等。
运动强度:脂肪肝患者应根据运动后劳累程度和心率(脉搏)选择适当的运动量,以运动时脉搏为100—160次/分钟、持续二三十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20分钟内消失为宜。
运动实施的时间及频率:据研究,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或晚上;而散步的最佳时间是晚饭后45分钟。一般来说,运动实施的频率以每周3—5天较为合适,具体情况可根据个人的肥胖程度、余暇时间以及爱好等因素来决定。
四、药物治疗
由于脂肪肝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找到治疗特效药,一般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但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现在新的观点主张治疗脂肪肝的同时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在有良好前景进入临床应用的抗纤维化药物中,中医中药也占有一席之地,其不仅对症还可控制病因,促进肝内脂肪消退,降低肝细胞坏死、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