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以来,儿童常见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稍不留神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来,因此掌握儿童各种常见病的防治常识尤为重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冬季最常见的疾病,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小儿感冒,但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病毒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亦不少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感染和接触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局部症状,同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烦躁不安、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热程2—3天,不超过一周,多数患儿于3—4天内自然痊愈。婴幼儿并发症多见,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喉炎及支气管肺炎。并发细菌感染者血常规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治疗策略: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自限性疾病,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1、注意休息,多饮水,补充大量维生素C,加强护理,注意隔离。2、可服用板蓝根、大青叶等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但不要超过一周。3、体温超过38摄氏度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亦可用退热栓剂或温水浴降温。婴幼儿不要用酒精浴。4、咳嗽重者适当选用小儿止咳糖浆等化痰止咳药物。5、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孢类抗菌素。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自然病程3—4天,如果3—4天后仍有发热、较重的咳嗽、喘息、精神差等症状,要警惕合并其他疾病,及时到医院就诊。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流感称为甲型H1N1流感。一般来说,流感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呕吐和(或)腹泻,可发生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它会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治疗策略:
一般病例可居家隔离治疗。休息、多饮水、口服中药制剂如莲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抗病毒口服液等,发热时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亦可用退热栓剂或温水浴降温,咳嗽重者适当选用小儿止咳糖浆等化痰止咳药物,合并细菌感染要加用敏感抗菌素。另外,感冒后不要滥用抗生素,因为感冒多是病毒性的,吃抗生素也没有用,主要应多休息,多喝水,避免着凉,多吃蔬菜和水果等。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不退、咳嗽喘憋、咳黄痰、头痛呕吐、腹泻脱水、心悸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普通感冒和流感的预防策略:要预防流感或感冒,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一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二要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三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多服用维生素C。四要注意通风,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此外,还要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等。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纸巾用后立即丢进垃圾箱。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食品。
小儿肺炎
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也称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肺炎,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居室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微生物较多时容易发生。细菌、病毒、支原体均可引起肺炎。感染途径为呼吸道感染和接触感染。支气管肺炎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频繁的咳嗽、气促,伴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腹泻或呕吐,重者可出现心肌炎、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及重症肺炎的表现,肺部听诊早期不明显,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化脓性胸膜炎、脓气胸等并发症。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主要由病毒引起,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发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其突出表现为喘憋和肺部的哮鸣音,喘憋可呈阵发性,严重发作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周和口唇发绀,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患儿的全身症状较轻,可不伴发热,部分患儿伴有轻度的腹泻。病程一般为1周至2周。
治疗策略:1、肺炎患儿一般需要住院治疗。2、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如吸氧、雾化吸入、抗感染治疗及其他的对症治疗。3、作为家长,要加强护理,给予患儿营养丰富的饮食,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4、注意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预防要点:1、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早治疗,避免发展成为肺炎。 2、秋冬季节要注意生活环境的改善,注意温度和湿度,多饮水,不要去人多的地方。3、肺炎现在也有疫苗,但是不能覆盖所有的病源。4、增加孩子的身体抵抗力,多锻炼,增强体质。5、在肺炎高发期的时候,饮食要清淡,注意补充维生素。
小儿秋冬季腹泻
秋冬季腹泻多发生在9月中旬至12月,以10月至12月为高潮。引起儿童秋冬季腹泻的病因,多是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对肠道侵犯最为严重,引起轮状病毒性肠炎。病初表现为发热、呕吐,随即出现腹泻,每日排便十余次,大便性状为蛋花汤样便或稀水样便,由于呕吐不能进食、大便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多,一部分患儿出现尿少、口渴、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由于轮状病毒同时侵犯呼吸道,患儿多数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急性期3—5天,一周左右病愈,个别患儿合并心肌炎、病毒性脑炎、肺炎等。
治疗策略:孩子出现腹泻要及时就诊,可以口服肠道益生菌、蒙脱石散抑制肠道病毒保护肠粘膜,还要及时给患儿补充水及电解质。对于轻度腹泻的患儿,可口服足够的液体预防脱水,用米汤500毫升加1.75克盐分次喂服,也可用500毫升白开水加10克白糖、1.75克盐煮开后分次喂服,医院已配制好的口服补液盐给患儿服用更合适。如果患儿出现腹泻次数及量明显增多、尿少、口渴、精神萎靡、不能正常进食等严重脱水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医生可根据小儿情况考虑是否需要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另外,要继续饮食。腹泻的孩子体内营养物质丢失较多,所以应给他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防止生长发育障碍。吃母乳的婴儿应该继续母乳喂养,若为人工喂养,应继续给予平时习惯的饮食,如米粥等,可适当减少乳类食品的摄入。由于秋季腹泻多由于病毒引起,不需要应用抗生素,只要做好脱水的预防和液体的补充,患儿可在几天内自愈。
居家照顾要点:1、当孩子出现腹泻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用干净的玻璃小瓶留取少许新鲜大便,带到医院,以协助早期诊断性检查。2、2岁以内的婴幼儿要特别注意卫生条件,提倡母乳喂养、科学护理,做好奶瓶与餐具消毒。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护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4、保证饮用洁净水。5、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的瓜果要洗净。6、避免孩子间的接触传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