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以来,一波波寒潮不期而至,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数九寒冬的彻骨寒意。据不完全统计,承德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接诊脑血管疾病患者102例、心脏病患者57例、猝死患者43例、肺炎患者2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2例……由此可见,入冬以来心脑血管、呼吸系统、一氧化碳中毒等疾病高发。那么如何在寒冷的冬季呵护好自己的身体呢?下面就与广大的朋友们共同分享有关冬季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常识。
寒冬为何疾病多
冬季之所以成为很多疾病的“温床”,首要原因是寒冷:在低温下,血管也会缩成一团,造成重要的脏器缺血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第二是气候干燥:唇、鼻等部位的干燥很容易为细菌大举入侵提供通道,而呼吸道纤毛功能减弱,也使得病菌不易排出,增加了发病几率,同时如果补水不足,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引发血栓等病症;第三是冬季昼夜温差大。人体对于昼夜冷热的变化不易适应,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可能诱发溃疡性出血等急性病症;第四个原因是人们惯有的“猫冬”习惯。这一习惯让很多人在冬季久坐不动,而且因为室内通风不良,家庭湿度不易控制,造成人体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不畅,容易诱发疾病。
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等,被称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达300多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50%。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节,因为寒冷的气候会使人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或血压不稳定,加重心脏负担。一般来说,症状主要包括数日或突发头晕、头痛、眩晕、烦躁,乏力、肢体活动障碍,心前区疼痛、胸部不适,心悸、胸闷、气短,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摔倒、意识不清等。
专家提示:1、注意防寒保暖,室内温、湿度适宜,适当活动。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3、规律生活,注意劳逸结合。4、控制体重,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5、定期体检或检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按时服药,不可突然减量或停药。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一旦发病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到医院治疗。另外,晨练前、晚上睡觉前最好喝一杯温开水,便于稀释血液,以利血管相对畅通,避免疾病的再次发作。
远离呼吸系统疾病
流感和感冒 冬季由于天气寒冷,再加上比较干燥,容易引起呼吸道抵抗力的下降,也就易发呼吸道疾病。当然,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感冒,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其次是流感。普通性感冒表现为喉咙痒痛、鼻塞、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轻度发烧、头痛和咽痛。流感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发烧在39摄氏度以上,还会引发肺炎等并发症。
专家提示:要预防流感或感冒,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一要注意随温度变化增减衣物,注意保暖。二要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三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多服用维生素C。四要注意通风,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此外,还要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等。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而感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不但要注意气温变化,还应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接触到感冒患者或他们碰触过的东西后要洗手。
哮喘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容易肆虐的季节,哮喘就是其中之一。冬天天气寒冷,受寒冷刺激很容易诱发哮喘;发生肺部感染也容易诱发哮喘。此外,冬天很多地方包括家庭容易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污浊,加上有的家庭养宠物,在宠物的皮毛以及其他过敏原的刺激下,也都容易诱发哮喘。另外,运动不当也可能会诱发哮喘。而容易发作哮喘的一是有过敏史的人,二是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三是患有其他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的人。
专家提示:主要对象是过敏体质的人以及哮喘的高危人群。一、远离过敏原。二、注意保暖,以免寒冷诱发哮喘。三、注意运动不能太剧烈。四、坚持用药控制和预防,哮喘患者不要嫌用药麻烦,一定要坚持用药,还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肺功能、调节用药。五、有条件的哮喘患者还可以记哮喘日记,用风流速仪测风流速,并记录下数据,这对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病情很有帮助。最后,还要尽量避免油烟,并做到哮喘的早发现、早诊治。
慢性气管炎 冬天慢性气管炎的病人容易复发,因为冬天比较寒冷,空气比较干燥,呼吸道的抵抗力容易下降。慢性气管炎的病人由于长期患病,气道的上皮可能有一些受损,整个气道在组织等方面有一些病理性的改变,更容易导致感染。
专家提示:一、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染。这里说的感染就是感冒,因为感冒后易引起感染,有时候虽然开始是病毒性的,但可能会继发细菌的感染。二、房间里的空气保持清洁湿润。空气太干燥,呼吸道的一些分泌物不能排出来,也容易引发支气管的感染。三、要保持健康的体质,多喝水,适当地吃点水果、蔬菜等。四、一旦感冒发生,要尽早就医,也要尽早地控制已经发生的症状,阻止感染进一步发展。冬季气温较低,老人、儿童等体质较弱者的呼吸道黏膜抗病能力降低,易导致病毒的侵入。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在严寒的冬季,有的家庭采用烧煤取暖,尤其是春节临近,有的家庭烹饪或蒸煮一些年货,加之不开窗通风,这样都增加了一氧化碳中毒的几率。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造成中毒。轻度中毒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症状,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氧气或新鲜空气后会很快好转;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可加重,并面色潮红、口唇呈樱红色、多汗、烦躁不安、逐渐昏迷;重度中毒病人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凉,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肢体僵硬或瘫软,经积极抢救侥幸存活者常遗留严重后遗症。昏迷时间越长,所产生的后遗症亦越多、越重。
专家提示:1、平房居民在取暖过程中,需注意使煤燃烧充分。尽可能不要夜间压火,如夜间压火,灶房应保证通风,并与卧室封闭隔离。要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状况。切忌在室内生炭火盆。2、做饭时,一定要打开窗户、开抽油烟机或排风扇,避免长时间用火导致室内氧气消耗,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导致中毒。3、用木炭吃火锅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如果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应打开门窗,再关掉煤气开关,将病人迅速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并立即拨打120呼救。
小常识 调整饮食御严寒
1、增加产热营养素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人体每天为适应外界的环境而消耗的能量会相对增多,因此,应适当地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合化物等。2、补充蛋氨酸:蛋氨酸可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人们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的气候使人的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的代谢加快,而体内合成肌酸、脂肪及释放热量的氧化过程都需要甲基的参与。因此,在冬季人们应多摄入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叶类蔬菜等。3、维生素不能少:寒冷的气候可使人体通过氧化过程而产生较多的热量,机体内维生素的代谢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应多摄入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及新鲜的水果。4、矿物质要适量:人怕冷与机体内矿物质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适当地补充钙质就可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如牛奶、豆制品、海带等。
链接: 承德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
承德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现为承德市紧急救援中心、承德市交通伤救治中心、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市级重点学科,市级名科。拥有技术雄厚的急诊急救队伍和先进的抢救设施,配备有飞利浦16排螺旋CT机、飞利浦彩色超声仪、飞利浦床旁X光机、多功能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大型先进设备、现代化的ICU重症监护室及8辆国内最先进的车载式救护车,可保证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救治。中心实行双车、双岗、双值班制度,并与“110”报警服务台、“122”交通事故报警服务台实行交通事故信息传递、现场急救和急救转运,市区内院外急救,救护车及医护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携带急救设备到达现场并开展急救,病人进入急救中心便进入了绿色通道,各项检查救治工作一路绿灯。为了给予患者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急救中心不断开展新技术,2008年率先在我市开展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成功救治有机磷农药、药物中毒,急性肝、肾衰竭及脓毒症等患者近400例;2009年又先后开展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有创血压监测、骨髓腔内注射及食道调波技术,为众多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重新燃起希望。
急救电话:市区内120
外县区:20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