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百姓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春节期间,由于潜在的诱发因素增多,会使心脑血管疾病出现一个发病高峰。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我们建议:
1、注意保暖。寒冷时,人体的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容易出现收缩和痉挛,易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并可能引起心肌梗死,因此,要根据天气的情况及时添加衣服,尽可能在中午阳光充足时到户外活动。
2、合理饮食。春节期间,亲朋相聚,餐桌摆满美味佳肴。但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容易导致中老年人血管内脂质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引起心脏病、中风等疾病发作。过咸的食物可使病人血压升高,引起脑血管疾病。因此,节日期间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还不能吃得过饱。香烟中的尼古丁及酒精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血管痉挛而引起血压升高和冠心病发作,所以要戒烟限酒。中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易发生便秘,用力排便会导致心、脑耗氧量急剧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要保持平时的排便习惯,防止便秘。可多吃些粗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竹笋等,并多喝水,最好晚上睡前和早晨起来后各喝一杯水。这样,不仅有利保持大便畅通,还可以稀释血液,预防心肌梗塞和中风。
3、按时服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人认为过年了,停几天药无所谓,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对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病人,必须遵照医生的指示,即使是在节日期间也要定时定量服药,这样才能保持最佳的治疗效果,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改善心、脑血管功能,降低心肌梗塞和中风的发生率。
4、情绪稳定。春节期间,久别的亲人团聚或通宵打牌、玩麻将等刺激性的娱乐活动都会使中老年人情绪过于激动。当过度兴奋、激动时会刺激交感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和脑血管疾病,甚至造成猝死。因此中老年人更要心态平和,生活规律,切勿“乐极生悲”。
5、生活规律。由于在春节期间长期忙于家务、与久别的亲人彻夜长谈、熬夜娱乐等都会打乱原有的生活节奏而造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专家提示:一旦突发脑血管病,家属应尽量保持镇静,不要大声叫喊、哭闹,更不要随意搬运或移动病人。要让病人平卧,去掉枕头,头偏向一侧,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额上,以利减少出血和降低颅内压。要将病人领口解开,用纱布包住病人舌头拉出,及时清除口腔内的粘液、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发生窒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当冠心病病人出现心绞痛时,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扩张血管的药物。在自救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