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并且气候相对干燥,空气中粉尘含量高,而各种致病微生物在这个季节开始迅速繁殖,人们用棉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还不能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春季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基础疾病者。为了能更好地防治呼吸道感染,我们必须了解一些呼吸道感染的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和保健常识,远离疾病,享受快乐的春天。
上呼吸道感染是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为细菌感染。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通常病情较轻,病程较短,可自愈,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患者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肾小球肾炎、心肌炎、肺炎等。临床表现分为五种类型: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流感。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
2、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咽炎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表现为声嘶、讲话困难,也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时咽喉疼痛加重。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
4、急性咽结膜炎: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
5、急性咽扁桃体炎: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起病急,表现为咽痛、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以上,查体可发现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净化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住房可用食醋消毒。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洗衣服、剪指甲、晒被褥。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不共用毛巾。洗手前不要用手触摸脸、眼、口,改掉抠鼻子、揉眼睛的习惯,避免手上病菌侵入体内。
3、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以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适时增减衣服。要知冷知热,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避免着凉。身体出汗时不要见冷风或使用冷水洗浴。
5、饮食均衡,注意卫生。保证每天足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摄入。注意饮食卫生,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不吃变质和过期的食品。不食生冷食物。
6、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多晒太阳,进行慢跑、散步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肌体抗病能力。
7、自我调节,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以增强肌体免疫力。
8、疾病流行季节,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更不要到患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家串门。
9、不要滥用抗生素,尽量慎用少用退热药,如遇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11、免疫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前可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