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十一”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在游览名山大川、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提醒您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确保安全出游。
“十一”期间正值气候多变之时,早、中、晚温差较大,出发前一定要根据旅行地气候特征带上合适的衣服,也要适当备些厚夹克衫、薄毛衣等,防止着凉感冒。秋季风大干燥,易造成肌体水分的丢失,因此宜以清淡食品为佳,最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适当搭配瘦肉、鸡蛋、鱼类及豆类食品,尽量少食油炸、油腻食品,以防引起消化不良。对于出游者来说,每个旅游地都有着难以抵御的美味诱惑,但满足“口福”的前提是卫生、安全。出游应谨防各种疾病的侵袭,下面给朋友们重点讲几种外出旅行常见病的预防:
1、食源性疾病
旅游者腹泻:此病属肠道传染病,主要由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多因摄入污染的水、饮料、牛奶和食物传染,主要感染人群为旅游者,尤其短期旅游者发病率极高,已成为危害旅游者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旅游途中一旦发生类似旅游者腹泻症状,轻症可口服黄连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等,症状严重的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旅游常见的意外伤害。特点是食入不洁食物后短期内发病,同行中多人发病,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症候者。轻症可口服黄连素2片到3片或诺氟沙星1片至2片,每日3次,腹痛者可服颠茄片1片至2片,可多饮水,最好是糖盐水。症状严重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蜂蜇伤及蛇咬伤
严重蜂蜇伤患者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大汗甚至休克,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外出旅游时,要防止蜂蜇伤,最好远离鲜花盛开的地方,同时要防止过多的身体暴露,如不慎被蜇伤,要拔出蜂刺,局部可涂抹肥皂水、风油精等,有骚痒、头晕等症状者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蛇咬后伤口有牙痕并伴有红肿和剧痛,伤者出汗、视力模糊、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严重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急救措施:迅速用有弹性的条状物在伤口近心端扎结,防止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并尽快送患者到医院就诊。
3、上呼吸道感染和流感
秋季北方地区天气已经转凉,易发生各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此要增强自身抵抗力,适时增减衣服,多饮水,不过度劳累,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可服一些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等。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在人群集聚地发生。因此出游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而应以山野风光为主,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慢性病患者、体弱者、老人和儿童等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4、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昼夜温差变化大,血压波动大,而且气候干燥,容易失水。如果补充水分不足,易造成血液粘稠,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的老年人,要根据身体情况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并及时补充水分,保证休息,带好平时服用的药品,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5、过敏性疾患
秋季也是花粉过敏症的盛期,过敏体质者最好不要选择这个时节外出旅游,更不要选择风天旅游,因为风可加速花粉的播散。如需外出,要备好息斯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脱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