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糖尿病协会和内分泌协会明确指出了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重要意义。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自我血糖监测适应于所有糖尿病患者。有研究表明,美国31%的口服降糖药治疗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加拿大为22%,而中国只有14%。自我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有些病人认为监测血糖太麻烦,扎手指太疼,另外也浪费试纸,花费太高。但是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进行自我监测的患者不仅医疗费用减少了,而且寿命也明显的延长。监测血糖可以随时发现血糖波动,调整治疗。延长并发症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避免发生低血糖带来的危险。
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患者三个月内血糖的水平,其水平的高低与糖尿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有直接的关系,要求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监测一次。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尤其是新诊断或者调整降糖药物阶段,以及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就必须经常监测血糖。观察血糖水平是不是逐步改善,并且根据血糖水平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只有这样,三个月以后糖化血红蛋白才可能改善,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进行监测,不及时改变治疗方案,三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通常得不到明显改善。。
患者在自我监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选择先进的检测仪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血糖检测仪器更新换代也较快,要选择质量有保障的检测仪器,保证监测的精确率。其次要掌握好每次的采血量,采血时不要用手去挤压,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第三要保存好试纸和正确取用试纸。第四要定期检验并进行记录。目前一些先进的监测仪器已能自动记录检验信息方便医生了解患者病情,有助于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并有效地降低病人的整体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