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以来,天气日渐寒冷,每天我院呼吸内科都会接诊许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亦称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疾病。好发于冬春季,传染性强。受凉、淋雨或过度疲劳是常见诱因。感冒的主要症状是流涕、鼻塞、打喷嚏、咽痛或咽部不适。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声音嘶哑,如无继发细菌感染,则痰少,为白色粘痰。合并眼球结膜炎时,还会出现眼痛、流泪、怕光症状。除上述症状外,还常伴发轻重程度不一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疲乏无力、腰痛、肌痛、食欲差,甚至出现呕吐、腹泻。有些患者,口唇部还可出现单纯疱疹。轻者3—4天可自然痊愈;重者经过适当的治疗7—10天可治愈。每个人都有发生感冒的可能,据统计,每人每年平均患感冒约2—5次。以下是预防感冒的重点人群:心脏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婴幼儿;老年人;孕产妇,尤其是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
感冒有自愈倾向,病程大约7天左右,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感冒治疗着重于对症处理,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促进早日康复。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1、非药物治疗: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睡眠,多饮水;在饮食上要进清淡、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并应戒烟、戒酒;室内环境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注意通风;同时减少外出及体力活动。上述措施,可明显缩短病程,防止病情迁延,利于早日康复。2、药物治疗:⑴发热时适当加用解热镇痛类药物;⑵对症治疗:若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流泪,可用1%麻黄素滴鼻,每次2—4滴,每日3次,并可口服扑尔敏4—8毫克,每日3次。咽痛者可口含碘喉片。咳嗽频繁者,可服复方甘草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3次。若咳嗽痰多,痰液粘稠,则可加用氨溴索,每次30毫克,每日3次。其它如感冒清热冲剂、氨咖黄敏胶囊等也可部分缓解上述症状。⑶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病毒唑:每次100—200 毫克,每日3次,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有效;病毒灵:每次100—200毫克,每日3次,对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流感病毒均有效,注意药物副作用。⑷抗菌药物治疗:目前已明确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菌药物。除非有白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和流黄涕等细菌感染证据,可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史和经验用药,可口服青霉素、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感冒的发生非常重要: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防病的能力,减少细菌侵入的机会;2、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手是最简单的预防感冒的方式,但必须要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30秒钟以上;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通风换气,避免空气、飞沫传播;5、要多晒太阳,杀死病菌、病毒;6、到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尽量不与患者接触,并经常给餐具消毒。此外,经常吃些大蒜等,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7、打喷嚏时捂住口鼻。
走出感冒认识误区
1、抗生素可以治疗感冒。抗生素可以对抗细菌,但很多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吃抗生素无效。
2、鼻窦炎才会分泌绿色的鼻涕。感冒也会使人分泌发黄或发绿的鼻涕。
3、止住咳嗽很重要。咳嗽是人清理呼吸道粘液的正常反应,不要擅自服用咳嗽抑制剂。
4、中药、维生素和矿物质能预防感冒。这些物质也许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不要过于迷信它们对感冒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