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或非心脏病患者发病后在不能预测的时间内突然造成的心脏停搏称为猝死。猝死病因有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前者最常见,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衰患者最为多见;非心源性猝死指溺水、车祸、触电、药物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其中一部分猝死患者是可逆的,如果发现猝死患者的第一目击者能够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将为进一步成功救治猝死患者奠定基础。
发现猝死患者如何应对
猝死主要表现是意识丧失,抽搐、心跳、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①心音消失;②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抽搐;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⑤瞳孔散大;⑥颜面青紫。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依据是意识丧失和呼吸停止。一般心跳停搏5—6秒,患者由于大脑缺氧即可引起意识丧失,15秒以上就可产生抽搐,30秒以上就可产生持续性昏迷。呼吸、心跳停止1 分钟,瞳孔开始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称之为临床死亡。如果心脏停跳4—6分钟,由于持续的大脑缺氧,大脑皮层会出现不可逆损伤,难以恢复意识。心跳停止超过6分钟,复苏可能性微乎其微。由于猝死大多数发生在家里、公共场所或工作单位,因此,每个人均应掌握心肺复苏常识,以便及时给他人以帮助。猝死的救治越早越好,我们非常提倡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第一目击人进行现场的心肺复苏,复苏时间越早成功率越高,越晚成功率就越低,超过10分钟后将几乎不能复苏成功。
什么是心肺复苏术
当人体呼吸、心跳停止时,心脏、大脑及其它重要器官因血液灌注停止而渐趋坏死。心肺复苏就是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 由右心房吸入上下腔静脉自全身运回含二氧化碳之血液,经右心室压出由肺动脉送至肺泡经呼吸作用换得含氧之血液,再经由肺静脉送入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压出经大动脉输送至全身以维持细胞组织器官之生理功能,其中以心脏与脑细胞对氧的需求量最大。利用人工呼吸吹送空气进入肺腔,再配合胸外心脏按压以促使血液从肺部交换氧气再循环到脑部及全身以维持脑细胞及组织器官的存活。
心肺复苏术的方法
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发生猝死:1、通过轻拍重喊判断是否存在有意识丧失;2、打开气管,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判断有无自主呼吸。若一无意识、二无呼吸,即可判断为猝死,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的方法包括:
1、人工呼吸:目的是猝死后立即维持呼吸功能,以保证机体主要器官特别是大脑的有氧代谢。
方法:一手捏紧患者鼻孔,另一手将其下颌向上托起,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贴患者的口向内吹气,同时观察其胸部是否隆起,以确保吹气有效,吹起时间约为1秒钟;吹气完毕,立即离开患者的口,并放松捏紧的鼻子,让他自动呼气,注意其胸部的复原情况。
2、心脏按压: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上。
方法:在胸骨下1/3段或两乳头连线中点。术者双臂伸直,双手重叠在一起,十指相扣,指尖翘起,用掌根着力,以髋关节为轴,借整个上半身的力量,向脊柱方向垂直按压,使胸廓下陷3—5cm,尔后迅即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使心脏舒张,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掌根部不得离开按压部位,以防位置移动,但放松应充分,以利血液回流。按压频率100次/分。每下压30次,需停止后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继续按压,交替进行。
小知识
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
1、市区内拨打120,市区外拨打2030120。
2、呼救时必须要用最精炼、准确、清楚的语言说明患者目前的情况及严重程度、伤病人的人数及存在的危险、需要何类急救,以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
3、家属在距离患者发病地最近的显著建筑或路口等待急救人员。
●链接
承德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拥有一整套科学、先进的救治体系,安装有120医疗急救指挥系统,具有卫星定位、电子地图、数字录音等功能;配备飞利浦多排螺旋CT机、飞利浦彩色超声仪、床旁多体位摄影X光机等国内领先的设备;10辆性能完善的救护车配备有呼吸机、除颤器、多功能监护仪、心电图机、吸引器、铲式担架等先进的抢救设备,可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急诊重症ICU设施完善,配备有双套的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心电图仪等大型先进的抢救设备,满足了重症患者急救的需求;该中心主持制订和完善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心、肺、脑急救绿色通道预案》、《上消化道大出血应急预案》、《孕产妇危重症应急救治预案》、《新生儿危重症应急救治预案》等26项应急预案,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立即启动预案;院内外急救1—2分钟急救人员携带急救物品即可出车。目前,急救中心日出车32次,抢救成功率达96%以上。急救中心多次为英国、俄罗斯、美国、德国、瑞士、荷兰、韩国、泰国等地游客提供急救服务,得到了外国朋友的一致好评。在河北省红十字会组织的急救竞赛中,急救中心荣获“红十字应急救援技术演练”一等奖、“红十字救护知识竞赛”三等奖、“河北省红十字卫生救护培训十佳师资”等荣誉。
为了提高我市市民的急救、自救能力和面对突发事件的急救水平,自2004年承德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深入到社区、街道、交警、学校、机关等对公众、学生、交警、司机、公务员进行自救、急救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讲座,目前已培训近8万余人次,发放急救科普宣传资料11万余份,提高了公众急救自救的能力和水平。2005年3月,在南园路一老妇发生猝死,曾接受过120急救中心培训的石油学校学生张某,利用所学到的心肺复苏技术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2006年9月,接受过120急救中心培训的我市出租车司机王某,利用所学到的心肺复苏技术为家住大石庙镇被高压电击致呼吸心跳骤停的赵某实施心肺复苏。后经120急救人员的救治,两人均痊愈出院。在进行院外急救自救知识培训的同时,承德市中心医院加强了院内培训的力度,对临床、医技、后勤、职能等科室的工作人员均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心肺复苏培训及强化培训,同时在全院开展强化培训大比武,提高了院内猝死急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