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佳节人们阖家团聚、吃元宵、放烟花、猜灯谜……在这里我给大家讲讲如何吃元宵更健康、科学。
元宵属于黏食,不易于消化,不属于大众食品,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不宜多吃,尤其是以下人群更不宜吃元宵。
糖尿病患者 元宵含糖量较高,患者若贪图口福,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
溃疡病患者 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 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食管炎症、胃肠炎及胃食管反流症的患者,进食大量元宵会加重原有的疾病。
胆、胰疾病患者 元宵可经过油炸和煮两种方法食用。胆、胰疾病患者,最好不食用油炸元宵。
高热患者 发热时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要吃易消化的食物。
高血压、高血脂及痛风患者 无论是甜馅元宵还是咸味元宵,都含有大量油脂,因此以上人群不适宜食用。
久病初愈者 因此类患者消化功能较弱,过量食用元宵不利于康复。
年老体弱者 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排空时间延长,不宜消化和吸收元宵等黏食。
婴幼儿 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吃元宵时不能整个吃,要分成1/4吃。
特别要提醒朋友们,在食用热滚滚、香喷喷的元宵时,切记要缓慢、小口,以免“烫口”。如果因为吃元宵导致消化不良,要及时调整,少吃油腻多食清淡,喝一些粥类吃些清淡小菜,一般症状可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