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张大姐最近出现心悸、多汗、手抖的症状,同时还动不动就爱发脾气,为一点不值得的小事和家里人、同事闹别扭。大家都劝她去医院,张大姐说:“嗨,没事,我可能是更年期综合征,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可是随后几天张大姐出现了易饥、大便次数增多、消瘦等症状,而且症状越来越重。在家人的劝说下她到医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被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经过住院治疗后,张大姐的症状基本缓解,人胖了,精神状态也好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上的、工作上的,不知不觉精神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人(简称“甲亢”)越来越多。我们承德地区更是甲状腺疾病的高发区,加之老百姓对此病的认识程度不够,所以很多甲亢的病人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延误了治疗。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甲亢的临床表现。
甲亢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增多,进入循环血中,作用于全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各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常见的症状有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也可有低热、消瘦,这些症状容易与结核病相混淆。当病人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易饥、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时易误诊为慢性结肠炎。患者出现心慌、心率增快、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时易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混淆。由于甲状腺激素增多,病人还会出现容易激动、兴奋、多语、好动、失眠等神经精神症状,易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如果儿童患甲亢,易被误诊为多动症。有时甲亢病人还会出现疲乏无力、肌肉萎缩,甚至低钾性瘫痪等运动系统表现,易被误诊为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以及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还有的病人出现胫前黏液水肿被诊断为肾病。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小儿和老年患者病后临床表现多不明显,不少老年人只表现有少数1—2组症状,或只突出某个系统的症状,如以心律不齐为主诉,也有因为体重下降明显去医院检查,还有诉说食欲不好、进食减少或以肢体颤抖作主诉。作为临床医生,我们接诊这样的病人时应想到甲亢。极少数老年病人,表现身体衰弱、乏力、倦怠、精神淡漠、抑郁等,我们临床称之为“淡漠型甲亢”。这样的病人极易被误诊为癌症以及老年抑郁症。我们每年都会接诊到这样的病人,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同时也延误了病人的治疗。因此,再次提醒朋友们提高对甲亢的认识,了解甲亢对我们发出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