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中致残率高、致死率高、花费最多的疾病。其截肢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5倍,世界上每30秒就有人因为糖尿病足失去一条腿。所以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迫在眉睫,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1、每天睡觉前,必须要仔细检查足部,触摸足背动脉。每天用温水泡脚,水温在37.0摄氏度为宜,最高别高于40.0摄氏度;仔细清洗趾间,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足趾间隙,千万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因为如果毛巾质硬粗糙或者用力过重,都可能造成足部皮肤不易察觉的创伤,擦脚用的毛巾最好为白色,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如皮肤干燥可涂擦护肤油,但不能用在脚趾之间。然后轻轻按摩足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时间约20—30分钟为宜。不要轻易应用化学制剂洗脚,如存在足部真菌感染可适量加用碘伏消毒液稀释后泡脚,因为碘伏有抑真菌作用。2、修剪趾甲时要倍加注意,趾甲不宜过短,一般剪到与趾尖同一个水平线,剪完趾甲后一定要轻轻磨平磨光,以免脚部被尖利的趾甲碰破碰伤。3、穿袜时,提倡穿棉线浅色袜子,袜子要软、合脚,袜子尖部不要过紧,不穿松紧口袜子,不穿有洞或修补不平的袜子,不宜穿着不透风的尼龙涤纶袜子。4、穿鞋以宽松、舒适为宜。比足略宽、透气且有一定硬度的方头软皮皮鞋、运动鞋最理想,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及塑料鞋,以防足部运动受到限制,要经常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预防挤压伤出现,切忌赤足走路或穿拖鞋外出,避免足部受损。5、天凉时不要用热水袋、电热宝等直接接触足部,以免烫伤。6、坚持每日小腿和足部运动,可以选择甩腿运动、提脚跟——脚尖运动、下蹲运动,时间30—60分钟为宜。平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如出现肢体麻木、肿胀、疼痛;足部皮肤温度下降;足部皮肤颜色变红、变深;足部有嵌甲、胼胝;足部有外伤,如皮肤破损出血、烫伤等,一定及时到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