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约为0.8%。先心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挽救患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引起先心病的因素
胚胎在母体内形成2周时,心脏发育开始,约在第4周即有循环作用,到第8周心脏外表已有心房、心室形成。在胚胎发育的这个关键时期,任何影响心脏发育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脏某一部分发育障碍,从而形成各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不利因素主要包括:
1、环境因素:妊娠前三个月患病毒或细菌感染, 主要致病病毒为流感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羊膜的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钙,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母亲年龄过大等均有可能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
2、遗传因素: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可能因父母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所引起。
3、其它因素: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在高原地区较多,有些先天性心脏病有显著的男女性别间发病差异,说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别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哪些准妈妈的宝宝危险系数大
以下准妈妈的宝宝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明显增高:
1、高危妊娠或过期妊娠。
2、妊娠前三个月有感染或服药史;有长期接触毒物及放射线史;患有血液、内分泌、结缔组织、心血管等疾病或遗传病。
3、有心内、心外畸形的不良生育史和心脏病家族史。
4、其它检查怀疑或已证实胎儿有心内、心外畸形或染色体异常。
5、宫内发育异常,羊水过多或过少。
6、胎儿心率过快、过慢或节律不齐。
孕早期是预防的关键
先心病重在预防,注意孕妇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早期的保健是关键:
1、孕前孕后不吸烟、禁止喝酒,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和睡眠时间,注意休息,避免疲劳。
2、做好产前诊断,检查是否在怀孕早期患有风疹、流行性感冒、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3、怀孕头三个月生病(如感冒发高烧或腹泻)必须用药治疗时,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避免使用对胎儿心血管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并尽量避免接触毒物和放射线。
若高度怀疑胎儿患有先心病,须在妊娠16—20周做彩超检查胎儿心脏发育情况。预防应在怀孕几个月前就开始,包括:妊娠前不感冒,远离烟酒、各种射线及有害物质等。而且预防不只针对妊娠女性,对于准爸爸也同样重要,有先心病家族史、接触有害物质的高危人群更是不能掉以轻心。
及早发现先心病
先心病的症状表现不尽相同,当小儿出现以下情况时,无论是家长还是医生,应该想到其是否患有先心病:1、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较轻,早产、临产时有过窒息,经抢救后发现面色青紫或有心脏杂音。2、小儿出生后吸奶无力,呼吸急促,发育缓慢,看起来比同月份的孩子小,甚至有心力衰竭等表现,家长都要密切注意。有的患儿自出生后两三个月开始出现呼吸困难、食欲很差、苍白多汗、四肢发凉等现象,并经常感冒、咳嗽和呼吸道感染等。3、小儿稍稍长大一些后,学爬行及端坐的时间比正常孩子晚,独自站立的时间也短,睡眠时喜欢侧卧位,同时胳膊和腿都弯曲着,像一只“大虾”;等年龄再稍大一些的时候,在跑、跳或游戏时,体力明显不如同龄儿童,疲劳后喜欢下蹲片刻再起来活动,医学上称之为“蹲踞现象”。
把握学龄前最佳治疗时机
先心病虽然危害严重,但可治性强、治愈率高、远期效果好,经手术治疗后,生长、发育与正常孩子几乎没有区别。手术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况等。因为年龄过小、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况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年龄过大,心脏代偿性增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在学龄前。以室间隔缺损为例,大的室间隔缺损反复出现心衰,可在出生后1—3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大的室间隔缺损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以及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的,可在出生后3—6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一般的室间隔缺损,可在2岁至学龄前进行手术;对于小的室间隔缺损无任何症状的,可持续观察至学龄前,如仍未自行愈合,就必须进行手术治疗,以防止心内膜炎的发生。
走出先心病认识误区
误区一:先心病能长好。
专家纠偏:先心病好发于经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许多家长认为能长好,以至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患有先心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在专家指导下治疗。
误区二:先心病没症状,不要紧。
专家纠偏:由于人的心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所以即使患有先心病,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被家长忽视,等到症状明显时,可能已合并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三:先心病不能根治。
专家纠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先心病的治疗已接近国际水平。绝大多数先心病是可以根治的,关键是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链接:
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心胸外科
承德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为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市级名科。该科紧跟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00年率先在我市开展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目前已完成心内直视手术5000余例。除开展了常见心脏直视手术外,还开展了复杂先心病、婴幼儿先心病、重症瓣膜替换手术、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小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等手术;尤其在婴幼儿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术、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右室双出口、无顶窦综合征、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重症巨大心脏瓣膜替换术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开展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手术方面技术娴熟;开展的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切口位于腋下,上肢下垂后几乎能遮住全部切口,不仅创伤小,免受患儿开胸之苦,而且达到了美观的效果;在老年心脏病手术治疗方面临床经验丰富;多次成功抢救重症心脏外伤、主动脉瘤破裂等急危重症患者,为患者缔造了第二次生命。目前除开展常见的胸部外科手术外,已完成多例难度较大手术,如:支气管肺袖状切除、隆突切除加成形、胸骨后带血管蒂结肠食管胃转流术等;在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食管良性疾病及胸部微创手术方面具有一整套系统的诊断治疗方法。2007年6月,承德市中心医院被省红十字会确定为特困农村先心病儿童医疗救助定点医院,迄今心胸外科已为130余名先心病患儿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2011年8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又被省卫生厅确定为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心病患儿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已为多例参合先心病患儿重新开启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