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以累及外周小关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周可动关节持续性和进行性的滑膜炎,继而引起软骨破坏和骨侵蚀,造成关节畸形,是该病的标志。该病是一种慢性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儿童也不能幸免。
早期表现莫忽视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病变部位为关节囊内层滑膜发炎,表现为充血、水肿和增生。具备以下7项之4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1、双手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同时肿胀或积液,这些关节包括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3、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中至少有1个关节肿胀或积液;4、在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出现对称性肿胀或积液;5、皮下类风湿结节;6、类风湿因子阳性;7、手和腕后前位的X线片显示骨质侵蚀或明确的骨质疏松。除关节症状外,病人早期还可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多脏器受累危害大
许多人片面地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性只是针对关节病变,其实,类风湿关节炎除了破坏关节的骨质,导致关节功能的障碍以外,还可引起几乎所有内脏器官受累,其危害性极大。1、类风湿结节:占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15%—25%,浅表结节好发于肘部、关节鹰嘴突、骶部,深部结节好发于内脏组织。2、类风湿血管炎:可侵犯各种内脏,引起相应的症状,表现在皮肤上可出现严重的雷诺现象、指端坏死、末梢坏疽或溃疡,血栓形成或出血倾向。3、心脏表现:20%的患者可并发类风湿心包炎,还可有心内膜炎、心肌炎。4、呼吸系统表现:可引起胸膜炎、肺内类风湿结节、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5、肾脏病变:肾脏血管炎引起的多种肾小球肾炎和小管间质性肾炎及肾脏淀粉样变。6、神经系统表现: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嵌压性周围神经病,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7、血液系统表现:大多数患者有轻、中度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及血小板增多,严重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8、眼部表现:15%—20%的患者可发生干燥综合征,导致角结膜病变及眼干燥。严重者可出现巩膜炎,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早防早治很重要
类风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病,早期诊断并正确治疗是关键。如果头两年不能治愈或临床治愈,大部分患者会转为慢性,反复发作,终生离不开药物,甚至致残。类风湿的早期部位为关节囊内滑膜发炎,表现为充血、水肿和增生。通常头两年的滑膜炎如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90%的关节损伤在此期间发生。晚期X线片上可见关节间隙模糊、糜烂、变窄和炎症的异常,一旦关节被破坏,即使以后治疗恰当,也难以完全修复。因此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头两年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时期,任何拖延、误诊和误治都将造成关节的终身残疾。只要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治疗,就能有效延缓或中止病情的发展。
早期治疗主要是应用内科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一是要减轻关节的僵硬、肿痛及其它症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病情进展,阻止不可逆的骨关节改变,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活训练需坚持
急性期关节剧烈疼痛且有全身症状者,应完全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时要注意体位,枕头不能过高,不睡软床垫,膝下不要放枕垫,以免髋、膝关节畸形,尽量避免关节受压。急性期后或全身症状不明显时,可开始床上运动并逐步下床活动,但应注意循序渐进,强度不要过大,活动方式可采取主动与被动活动相结合。日常生活的训练包括手指的抓、捏、握等练习。缓解期可参加游泳、骑车、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还可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如冷热疗、磁疗、红外线疗、针灸疗法等。
专家答疑
问:类风湿关节炎用激素会成瘾吗?
王立冬:一般而言,只有不足5%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是需要用激素治疗的,然而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有75%—85%的患者曾经用过激素,甚至有些患者长期依赖激素。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激素的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征,主要用于进展迅速的多关节炎发作者,有全身症状者,如发热或有系统性损害者,如伴有肺间质纤维化、血液系统损害、皮肤损害者。值得说明的是,尽管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强的抗炎药物,但仍不能阻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进展和关节破坏,而且长期应用还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无菌性骨坏死等。对于糖皮激素的治疗,我们建议患者需要通过专科医生的同意,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既不能“谈激素色变”,也不能滥用激素。
问: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是怎么回事?
王立冬: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肿胀、压痛往往出现在有疼痛的关节,是滑膜炎或周围软组织炎的体征,其程度因炎症轻重不同而异,可由关节腔积液或滑膜肥厚所致。另外,类风湿关节炎多累及手指、足趾等外周小关节,同时关节疼痛、肿胀一般为超过两个以上的多个关节,并多为对称性改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伴有晨僵的症状。所谓晨僵,就是晨起或休息较长时间后,关节呈现出胶黏样僵硬感,活动后缓解或消失。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僵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之久,而其它关节炎晨僵持续时间较短。
问: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怀疑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吗?
王立冬:以往人们认为只要类风湿因子(RF)阳性,再加上患者有对称性的关节肿痛就是类风湿关节炎,但随着人们对类风湿关节炎及其它结缔组织病的不断深入研究,这一观点已被推翻。RF通常用乳胶凝集法检测,敏感性高而特异性差,它在很多结缔组织病中都可以阳性,尤其是干燥综合征患者往往会出现高效价的RF阳性。在一些非结缔组织病如感染、肿瘤等疾病中,甚至正常人中也有一定阳性率。因此不能单纯以RF阳性来判断类风湿关节炎。
专家提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不能彻底根治的疾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随时结合病情的变化,定期检查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X线等,以评价疾病是否活动、活动程度、骨关节破坏是否进展以及治疗的效果,如疗效不佳,患者应该用其它药物或联合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失去治疗的最好时机。同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可产生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因此需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及时发现异常,调整治疗方案或对症处理,以免发生危险。
对于有关节症状的患者,尤其是青年女性,一定要及时到风湿科就诊,除类风湿关节炎外,其它的一些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等,在早期也可以出现关节肿痛的症状,应在疾病早期到专科就诊,以免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