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将来临,在这辞旧迎新、普天同庆的节日里,您是否想过要科学规划一下自己的生活日程呢?今天我与朋友们谈一谈有关节日与健康的话题。
科学饮食 春节期间因应酬、聚会、娱乐活动较多,生活及饮食规律被改变,如果食入过多的肉、蛋和海鲜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会引发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急性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症状;过多的摄入啤酒、汽水等碳酸饮料可对代谢性疾病如痛风、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有较大伤害。饮水少,蔬菜、水果摄入少,则可能造成便秘。儿童如果食入大量膨化小食品及糖果、含糖饮料,可能造成肠腔内暂时的高渗状态,形成高渗性腹泻、腹胀,成年人也同样需要注意上述问题。对于慢性病患者饮食更要注意:高血压患者应低钠饮食,忌咸,少吃或不吃味精;糖尿病患者要依从糖尿病饮食,节假日期间饮食种类可能较平时为多,要控制总热量,宜少量多餐,烹饪过程中要少油不加糖;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患者忌油腻和过饱,否则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及胰腺疾病患者忌油腻、忌酒、忌刺激和不易消化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否则可能会引发急性胃肠炎、消化道溃疡性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肝病加剧等。
劳逸结合 春节前后,无论工作还是家务都很繁忙,加上冬季天气寒冷,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而诱发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一定要劳逸结合,放松心情。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常欢聚一堂,选择适宜的娱乐方式,利于喜上加乐,更有节日氛围,但通宵达旦痴迷于打牌、上网或看电视会打乱人体正常生物钟,轻则精神萎靡,重则会旧病复发、或新病缠身。所以节日期间一定要劳逸结合,安排好娱乐和休息时间。
阳光心态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与挑战并存,“年关焦虑”、“春节恐惧”等都不再是新鲜的名词。社会各行业精英、中青年白领、在外务工人员、老年人等由于种种原因,在围春节期间,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果调适不好,不但年过不好,还会影响新一年的状态及心情。建议朋友们在春节假期要多陪陪家人,在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中感受家庭其乐融融的惬意。一切良性的自我暗示都可以缓解烦躁与不安,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另外,也特别提醒为人子女者,抽时间多回家陪伴老人,除了在节日里送去关爱,也要注重平日里对老人的孝敬。
防意外伤害 1、酒精中毒: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去年春节期间,我院急救中心接诊了三十多例严重酒精中毒患者。在此提醒市民,节日期间饮酒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酗酒。如果一旦发现有人喝多了,要采取侧卧位休息,不要采取仰卧位,防止呕吐物窒息,期间要有专人精心看护,并随时观察病人全般状态,如果中毒较严重,要及时送医院。另外提醒朋友们,如果感觉自己酒喝多了,不要逞强,要让同事或朋友把自己安全护送回家,防止自己途中酒力发作昏睡在室外,造成严重冻伤等意外。2、 安全出行:春节期间外出的人比较多,要注意交通安全;进入春运各地的车票尤为紧张,回家的迫切感受让人理解,但千万不要乘坐无牌无照的“黑车”;不要酒后驾车和疲劳驾驶;发现或发生不良情况要及时报警,治安管理是动态的,发生了事情不必大惊小怪,要沉着冷静,争取更多人的配合。3、爆竹伤:每年春节期间我院急救中心都会接诊多例爆竹伤患者,提醒朋友们一定要科学燃放烟花爆竹;购买正规合格的爆竹,儿童尽量不要燃放危险性较大的爆竹;如果发生眼外伤,不要用手揉眼睛,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损伤,也不要试图在眼睛上涂任何软膏,要送医院进行彻底的清创治疗; 如果发生烧伤,首先脱掉烧伤部位的衣服,用冷水冲淋烧伤处,可以止痛,并可以有效地防止烧伤度数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