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上班族们在返回工作岗位时往往表现思维迟钝,昏昏欲睡,有的甚至在上班之前就显示出焦虑、嗜睡、思想不集中,这是典型的“节日综合症”。“节日综合症”就是在节假日期间,由于过度疲劳、过度放松、暴饮暴食等而引起身体、眼睛、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的总称,它既是一种身体疾病,又是在长假过后生活习惯难以调整的一种心理疾病。往往会严重影响节后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一、什么是“节日综合症
1、萎靡不振、疲惫不堪,甚至伴有头痛、瞌睡 。 这是因为一方面长假期间娱乐过度,通宵上网打牌,身体没有充分休息的时间,人体生物钟被打乱,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入正常生活状态时,生物钟调节不过来,松弛下来的“弦”一时适应不了紧张繁忙的工作。另一方面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往往会利用春节期间外出旅行,造成了体力方面的透支,在没有得到充分休息的情况下投入紧张的工作,因而产生种种症状。
2、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肚痛。 春节期间,美味佳肴不断,频繁的聚会加上无节制的饮酒,不规律的饮食打破了正常时的饮食习惯。朋友相聚时油腻美食,忘情的烈酒让肚子受不了;而如果是一个人就一切从简,吃点速食草草对付。春节过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状,一时难以纠正。
3、情绪低落,郁郁寡欢。 春节期间频繁的聚会繁忙的交际和疲劳的旅行造成了体力的透支,在没来得及充分调整时就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期间在举杯换盏的同时一些愁情往事不禁会涌上心头,情绪多有波动,时而欢呼雀跃,时而暗自神伤。返回到工作岗位时一时间难以调整,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闷、烦躁。
4、紧张,焦虑 。 在节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以使人们能够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模式。如果人们一下子从上述状态中停下来无事可做的话,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物,加上生理和心理的惯性作用,会使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长假过后人们从悠闲自得,过度放松中再次一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不免因惯性作用表现为紧张焦虑。
二、出现“节期综合症”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原因
心理方面原因:1、不懂得如何去释放和解脱要承认并发泄自己的消极感受:假日里怀旧和悲观的情绪就会比往常更强烈,应该对此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要压抑自己的这类感受,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去释放,比方说可以选择痛哭、高歌,但多不主张喝闷酒。总的来说压抑自己的某种情感只会让这类情感持续的时间更长,正确的办法是释放。2、不要对假日期望过高:再隆重的假日也是生活中的一天或几天,这也就是说,你在平常日子里能碰上的不顺心,能遇到的不如意,在假日里同样也会遇到。将假日看得“非同一般”是很多人在假日里感到失望和不如意的主要原因。学会降低自己对假日的期望,比如,不要指望家里的所有成员都有着和你一样的假日计划,不要盲目地认为在你想聚会的时候朋友们都恰好有时间,更不要幻想假日里将只有美酒佳肴、欢声笑语,电视电影里那些完美无缺的度假方式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现实的。
生理原因:1、长时间逛街购物、频繁参加社交聚会和作息不规律造成的疲劳,会让人们在假日后的数天内感到情绪低落,精力不能集中。2、假日里烟酒无度,暴饮暴食造成的肠胃和体重负担也会让身体对紧张的工作在短时间内难以重新胜任。
三、摆脱“假日综合症”三要点
1、春节长假之后,要将节日期间还没有处理完的事情,用最简捷的方式尽快了结,不要拖拖拉拉,牵扯自己的精力。可写一张便签式的备忘录,将未尽事宜和上班后头几天将要未尽的事宜和上班后头几天要办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2、上班族应该尽快停止没完没了的应酬,抓紧时间做好自我调节。充分休息,规律起居和饮食,重新安排生活内容和作息时间,尽快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一旦出现紧张、焦虑、厌倦工作的心态不要着急,白天工作时间可以喝一些茶水、咖啡提神,也可以每隔几小时做几次深而满的呼吸,缓解紧张的状态;中午小憩一会儿,晚上争取早睡,早晨早起。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药物进行调节,改善情绪,消除上班恐惧心态。
3、春节期间往往会出现一天不停嘴的现象,吃多了容易使胃肠道负担过重而吃不消,引起神经性厌食。对患有神经性厌食的人可以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尽量清淡饮食;也可以由旁人进行必要及时的引导、解释和鼓励等心理疏导;建议朋友们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如轻快的步行、慢跑或是跳舞等,做一些让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调整到正常的状态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