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据统计,我国人群肾脏病患病率在6.5%-10%以上。慢性肾脏病多为病情渐进发展,如果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可以减少其致死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生存期及生活质量。2012年“世界肾脏病日” 的主题是“捐献肾脏,延续生命”,本报专访承德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专家陈建华教授,对肾脏病防治知识及世界肾脏病日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肾脏有哪些作用
肾主水,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而言,肾主水,是指肾具有藏精和主持水液代谢的作用。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狭义而言,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肾脏似蚕豆状,约拳头大小,是一个过滤系统,以生成尿液的形式,来清除身体内的代谢废物、进入身体的毒物、药物及多余的水分,同时肾脏还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
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伤害肾脏
1、摄入食物过多,产生的废物也会明显增加,如尿酸及尿素氮等,它们大多都经过肾脏排出,饮食无度会增加肾脏的负担。高尿酸还可以直接导致肾损害。肥胖也可以导致肥胖相关性肾病。糖尿病也可以引起糖尿病肾病,这些都和摄入食物过多有关。
2、饮食太咸,尤其是某些零食盐分含量过高,可导致血压升高,造成肾脏小血管及大血管病变,导致肾脏病或使原有的肾脏病加重。
3、长时间憋尿而至尿液在膀胱内储存太久,容易使经尿道进入膀胱的细菌繁殖,细菌还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脏,导致膀胱炎和肾盂肾炎。
4、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废物的浓度增加,易形成尿路结石。
5、酒后喝浓茶不但不能解酒而且还会伤肾,因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较快地影响肾脏而发挥利尿作用,此时酒精尚未再分解便从肾脏排出,使肾脏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从而损伤肾脏。
莫让慢性肾脏病发展为尿毒症
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肾脏损害,出现临床表现、肾脏结构异常或功能减退超过3个月的疾病状态。随着病情的发展,肾脏功能呈现渐进性减退,机体会出现水潴留、毒物潴留及内环境失去平衡,发展为尿毒症,进而导致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慢性肾脏病可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在积极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尿毒症的早期症状:1、轻微的疲倦、头晕、注意力不集中;2、食欲不振、肠胃不适、恶心、呕吐;3、夜尿增多、尿量增多、尿色变浅淡;4、贫血、脸色变苍白或土黄;5、全身酸痛或腰酸背痛;6、月经不规则;7.抽筋或肌肉痉挛;8.眼睑浮肿或下肢浮肿;9.经常出现皮肤瘀点、鼻子出血、牙龈出血、肠胃出血等。
多措并举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劳累、避免感染、避免使用伤害肾脏的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的营养治疗、促进肠道排毒、调控血压、纠正贫血、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整钙磷代谢紊乱、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及肾替代治疗等综合治疗。其核心治疗是肾替代治疗,以清除身体内的毒素和过多的水。
与您谈谈肾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是使用血液净化系统(即人们所说的“人工肾”)来完成的。透析机将血液从血管引入到透析器,在透析器内血液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再将血液送回到血管内,达到清除身体多余水分及排除毒物的目的,以代替肾脏进行工作。在开始血液透析4~8周内,尿毒症症状会逐渐好转。如果坚持合理的透析,患者能存活10~20年以上。血液透析可以部分替代肾脏功能,适多数患者,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尿毒症的方法之一。
腹膜透析:应用人体的腹膜作为透析膜进行血液净化,以达到清除体内过多水分、代谢产物、毒物及维持内环境平衡的目的。腹膜透析可在家中、单位或任何干净的场所进行换液,既可以是他人为其换液,也可以自己操作。腹膜透析可以持续进行,透析对尿毒症毒素进行清除,但血容量不会出现明显波动,患者感觉也较舒服。腹膜透析在保存残存肾功能方面优于血液透析,费用也较血液透析略低。尤其适用于老人、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糖尿病、小儿或做动静脉内瘘有困难的患者。
肾移植:是将健康人的正常肾脏移植入尿毒症患者的体内,肾移植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疗法中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如果移植肾开始正常工作,就可以脱离透析治疗。移植肾的存活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肾移植个体存活时间最长的为28年。
尿毒症多是由慢性肾脏病逐渐发展而来,也是一个可以早期发现,可防可治的疾病。就是到了尿毒症晚期,也可以进行肾替代治疗。肾脏是人体所有器官功能衰竭中得到替代治疗效果最好的一个,得了尿毒症经过及时的肾替代治疗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
链接: “人生的冷暖取决于心灵的温度。没有永恒的人生,只有永恒的奉献;没有永恒的生命,只有永恒的真爱。让我们携起手来,奉献您的爱心,让生命得以延续,让真爱永留人间!”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小常识
透析患者合理饮食处方
长期接受透析的患者,能否提高生活质量,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否管理好水、盐的摄入。维持性血透患者每天进水量以多少为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是量出为入,保持平衡,尿量减少患者要限制水的摄入。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量、食物中的含水量及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内生水量的总和。出量包括尿量、吐泻量、不显性失水量及透析脱水量。判断体内水液是否平衡最简单的方法是测量体重,透析患者应每日称量体重,要求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加保持在l一1.5kg以内,短时间内体重的改变都是体内水液变化的结果。
要避免各种高盐食品,如咸鱼、咸蛋、咸肉、咸菜、酱类及各种腌制品,在尿少、浮肿、血压增高时,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周透析3次的患者,每日盐的摄入量为4g左右,每周透析2次的患者每日盐的摄入量为3g左右。摄入蔬菜及水果要适量,避免出现高钾血症。
此外,由于每次透析时可使体内丢失一部分蛋白质,血透患者还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摄入过多可加重氮质血症,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一般以每日每公斤体重1—1.3g左右的蛋白质为宜,并应选择一定量的高生物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专家热线
问:体检时发现尿中有红细胞,请问这是肾脏病的前兆吗?
答:在尿液常规检查时,如在显微镜下见到过多的红细胞则称为显微镜下血尿,发现血尿后不要惊慌,首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还是假性血尿。有些药物如氨基比林、利福平、酚红等可引起红色尿,需与真性血尿区别。尿镜检看到红细胞也需要排除是否为外阴、月经、痔疮等污染所致。尿相差镜检观察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对鉴别是肾小球性血尿还是外科性血尿有着重要意义。引起血尿的原因有:泌尿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邻近器官病变、毒物中毒、药物不良反应、放射线照射、损伤、剧烈运动等。明确血尿是由哪种疾病引起,需要根据病史及患者的情况做相关的检查来确诊。
问:如果捐了一个肾对身体会有影响吗?
答:人体每个肾脏约有100到18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脏只有一小部分肾单位在进行工作,大部分肾单位是处于“轮流休息”状态。如果另一个肾完全正常,那么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影响,一个肾就能完全胜任它的排泄和分泌功能,单肾人群与双肾人群的平均寿命基本是一样的,肾移植病人得到一个正常肾,就可以延续其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