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日是第14个哮喘日,主题是“哮喘是能够控制的”。中国哮喘联盟日前发出题为“珍爱生命、崇尚科学”的倡议,呼吁医务人员和患者要重视哮喘的规范化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因哮喘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并常会出现严重发作,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及学习,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因反复发作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尽管目前哮喘还不能彻底根治,但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和工作。
怎样知道自己患哮喘了
支气管哮喘典型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喘憋、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病情发作时可以听到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但在我们临床工作中许多病人症状并不典型,如我科曾接诊一患者,其主要症状就是上楼或快走时出现胸闷,之前两年来一直按心脏病治疗,效果不好,入住我科后明确诊断为哮喘,通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完全缓解。类似这样的病人很多,所以,如果有以下任何情况应考虑患有哮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1、反复喘息;
2、反复呼吸困难;
3、反复胸闷;
4、咳嗽,尤其在夜间加重;
5、感冒后咳嗽持续不缓解,用一般止咳药治疗效果不好;
6、有过敏性鼻炎、咽炎;
7、有哮喘家族史;
8、接触动物皮毛、化学气雾剂、温度改变、室尘螨、花粉、烟雾、阿司匹林类药物,或感冒、运动和剧烈情绪波动后,使上述症状加重。
咳嗽警惕变异性哮喘
很多人咳嗽有痰,首先想到的是由炎症引起,于是想尽办法消炎止咳。但效果并不好,因为有可能患的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顽固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的哮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也可发展为典型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有以下三大特点:
1、顽固性咳嗽,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或持续数月至数年以上,多为刺激性干咳,常在夜间或清晨发生,症状时轻时重,胸部X线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加,无其他器质性改变,经抗生素、止咳剂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而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解痉剂治疗有效。
2、有诱发因素,在运动、吸入冷空气、花粉、尘土、油烟、油漆或感冒后诱发咳嗽,时常感到胸闷,长出一口气感到缓解,多见于春、秋两季反复发作。
3、有家族史或个人过敏史,这类病人常常合并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症,或哮喘家族史。咳嗽变异性哮喘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致发展成典型的哮喘。在此提醒咳嗽患者,如出现以上症状要警惕咳嗽变异性哮喘,此时做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可确诊,对于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应按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加以预防和治疗。
调整心态防治哮喘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有这样一位:她到邻居家串门,突然邻居家的狗大叫起来,受到惊吓后她即刻出现了严重的喘憋发作,言语断续,即哮喘急性发作。类似这种因心理因素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例子在临床工作中很常见。诸多研究表明哮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在人格、情绪、行为、社会适应等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如自卑、抑郁、性格内向、情绪多变、人际关系敏感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哮喘反复发作的困扰,发作时充满濒死感、无助感的痛苦经历,长期用药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经济问题。另外,哮喘病还会对患者就业、工作、生活等造成的不利影响。然而在防治哮喘方面,大部分患者及医生更多关注的是其生物因素及遗传因素,往往会忽略心理因素的存在。对于哮喘患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1、哮喘知识教育:通过对患者及患者父母进行哮喘预防、控制、治疗、管理的知识点教育,努力使患者及其父母掌握调试负面情绪的技巧,教会患者气雾剂的正确吸入方法,纠正不良行为,远离过敏原,坚持按时、定量吸入长期预防药物,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2、放松疗法:让患者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取舒适的坐位或卧位,同时播放含有指导语的背景音乐录像带,患者按照指导语逐渐使自己的肌肉放松,每次训练一般30分钟。通过长期反复的放松训练可改善哮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改善。
3、情绪疏导:详细了解患者哮喘发作前后有无情绪变化,与患者共同分析影响情绪的原因,教会患者以正确方式表达自己感受,进而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控能力,促进和帮助患者人格趋于完善,增强抵御外界压力的能力。
4、行为治疗:对于因恐惧哮喘发作而出现明显焦虑和抑郁的患者施予暴露疗法治疗。将患者暴露于不同程度的哮喘发作患者面前,同时解释治疗要点及如何配合治疗等,并鼓励其与发作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发作时及其治疗后的感受。患者在多次暴露于阳性刺激的过程中,逐渐适应,改变了对刺激的感知认识,提高了对哮喘发作的控制能力。
5、团体心理治疗:我院自2008年成立了“哮喘之友”,患者通过在团体内的沟通交流,获得情感上的相互支持和鼓励,找回归属感和价值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以获得哮喘管理的经验、应对压力的技巧及管理情绪的方法等。
6、其他疗法:催眠和引导意象等能帮助哮喘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呼吸方法训练是使患者学会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这样的呼吸方式能够促进膈肌运动,增大胸廓容量,降低过度通气,缓解应激时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莫忽视过敏性鼻炎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实际上是同一气道,同一疾病,都是呼吸道炎症性病变,只是鼻炎在上气道,哮喘在下气道,因病变部位不同,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防御空气中粉尘和刺激物的第一道防线,犹如空气过滤器,为下呼吸道提供保护。因此,过敏性鼻炎常早于哮喘发作,在临床上有些患者以过敏性鼻炎为主而哮喘未确诊或处于亚临床状态,另一些病人则可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有资料表明,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发病率较正常人高4—20倍。正常人群中哮喘发病率为2%—5%,而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发病率约为20%—40%,甚至60%过敏性鼻炎病人可能发展为哮喘。把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同时患病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过敏性鼻炎不伴气道高反应或哮喘,第二阶段为过敏性鼻炎伴气道高反应但无哮喘,第三阶段为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因此,过敏性鼻炎是引起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哮喘是鼻炎的进展。
由于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同为呼吸道过敏性炎症,仅仅是病变部位有所差异,加上解剖的连续性和病理生理的相关性,所以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有着类似的治疗策略,我们在治疗时应整体考虑。有研究表明,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有效改善哮喘症状,降低哮喘严重程度,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显著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抗组织胺药(氯苯那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啶等)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也能减轻哮喘的症状,白三烯拮抗剂对两者均有效,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气道炎症的首选药物;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唯一可能改变变态反应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
总之,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组成一个疾病统一体,常以相互影响的方式在同一患者中存在,因此,应重视上下气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协同治疗的临床意义。对过敏性鼻炎应早诊断、早治疗,以免发展成哮喘。
防治哮喘环境是关键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与环境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中有大量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如尘螨、真菌、花粉等,因此,改善居住环境,尽量使变应原减少到最低程度,是防治哮喘发作的重要手段。哮喘患者家中不要养宠物,或使之远离居室;室内不要养鲜花,在花粉量最高季节要关严门窗,日间或午后最好留在房间,不要外出。卧室应力求简单,不要挂置绒毛饰品,不要铺地毯、放置布艺沙发等有利尘螨孳生的物品。卧室应避免潮湿,要多开门窗,保持气流通畅。床铺卧具应经常暴晒、拍打,对可以清洗的卧具如床罩、被套等要经常清洗,并用55℃以上甚至100℃热水烫洗以杀死螨虫。如经济条件许可,应2—5年更换一次卧具,更换新的床垫、枕头用不透气的塑料包裹。对居室所有部位都应定期吸尘,采用除螨吸尘器效果更好。居室清理应由非哮喘人进行,以免在清理过程中接触大量变应原引起哮喘发作。另外,患了哮喘后要戒烟,同时还要劝阻家庭成员、客人不在卧室内吸烟。避免在卧室内使用煤油炉或燃木取暖。要避免接触各种刺激性气体,不要进入正在或刚刚粉刷、油漆、装修过的房间;避免使用多种香水或有刺激气味的化妆品、发胶、爽身粉等;烹调时打开窗户或使用油烟机,减少室内油烟;尽量避免接触敌敌畏、来苏水、蚊香、汽油等。
合理用药畅通呼吸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治疗是主要防治手段,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哮喘控制药物和缓解症状药物。控制药物用于哮喘的长期控制,减少哮喘发作,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调节剂、长效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制剂、缓释茶碱、色甘酸钠及口服抗变态反应药物等;缓解药物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迅速缓解咳喘症状,包括速效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长效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氨茶碱及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舒利迭)是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药物,既可以控制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又可以减轻气道高反应性,从本质上控制哮喘,减轻哮喘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许多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存在顾虑,尤其是考虑到激素的不良反应,在哮喘的长期规范化治疗中,激素采用吸入给药的方式,其用量小,且作用于气道局部,可控制气道炎症,全身吸收少,副作用很小,安全有效,可长期使用。其不良反应主要是一些局部副作用,例如声音嘶哑,口咽部念珠菌感染,注意用药后漱口即可避免。
速效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是最常用的哮喘缓解药物,患者需随身携带,当哮喘发作时迅速缓解症状;这类药物也可用于预防运动诱发的哮喘,可在运动前10—15分钟使用;当哮喘症状频繁,缓解药物使用增多时,说明哮喘没有得到控制,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