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今年“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题是“关注慢阻肺,永远不晚”。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占所有死因的第4位,世界上现有6亿患者,我国约有4300万患者。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项针对中国慢阻肺现状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患者日常生活受到限制,其中12%的患者因呼吸困难无法出门。避免吸烟等危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是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了解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简称慢阻肺,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老慢支、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影响老年病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冬、春季好发,老年人多见,其特征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疾病谱、死亡谱正在发生改变,目前COPD的死亡率占所有死因的第4位。更重要的是,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病人最大的困扰是呼吸困难,开始是上楼、上坡、快走,以后走平路也出现气促,最后是洗脸、吃饭甚至坐着也气促,这是病人最痛苦的。
除了累及肺脏外,慢阻肺还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如营养不良、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胃功能下降、心脏病、糖尿病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和孤僻等精神障碍。另外,因其长期反复发作,时不时就要去医院治疗,所以也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COPD不仅发病率高,漏诊率也很高。慢阻肺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以及活动后气短,但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甚至无任何症状。有的吸烟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误以为是吸烟所致,有些老年人出现活动后气短,以为自己老了,而不认为是疾病。所以在疾病早期往往被患者和医生忽视,以至于病程迁延和反复发作,导致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延误了确诊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慢阻肺可防可控
COPD病程长、病情反复、致死率极高,但又是可防可控的,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并予以关注,避免吸烟等危险因素,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就会大大降低发病几率,减轻此病带给人们的危害。
1、戒烟:吸烟是引起慢阻肺的主要原因,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呼吸道黏膜,使气道分泌和渗出物增多,并可刺激气管平滑肌使之收缩,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气道黏膜下的静脉丛淤血,加重病情。戒烟可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大型临床研究发现,戒烟不但能降低COPD的死亡风险率,也能降低COPD急性加重入院率。在COPD二级预防措施中,戒烟是最主要、最关键和最有效的办法,对于任何年龄段人群,戒烟均可延缓COPD的进展和肺功能的减退。除戒烟外,目前尚无任何一种药物能显著延缓COPD患者的FEV1下降速度。所以,戒烟是慢阻肺患者防范发作的必然选择。
2、定期进行慢阻肺疾病的检查:肺功能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当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及劳动耐力下降时要及时到医院行肺功能检查,及早对COPD作出诊断及治疗。
3、脱离和改善有毒有害环境:有证据表明,空气污染特别是 SO2、CO2、颗粒物质的污染是引起COPD的重要环境因素,目前国内大城市中由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剧增,燃煤量增加,空气污染程度有增无减,这与近年来我国COPD患者增多和急性发作有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应予以高度重视,注意收听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在空气污染严重时期避免剧烈的户外活动;在流感和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要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以减少有毒物质和病原体进入呼吸道。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对于COPD患者,温度适宜时的适度户外运动有益无害。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但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后以自我感到舒适为度。.
5、增加机体的营养状态:多数慢阻肺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身体消瘦、低蛋白血症,致使免疫力低下,易感冒,COPD反复发作。因此,加强营养是COPD患者预防保健的重要内容。慢阻肺患者的食疗原则是尽量给予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在做到膳食平衡的基础上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C、E和锌、铁、钙等营养素的摄入,摄入的营养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脂肪35%,蛋白质15%。对食欲不好,消化吸收差的病人,必要时可静脉输入脂肪乳、多种氨基酸等静脉营养制剂。
6、生活规律,劳逸有度:慢阻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生活无度的结果。诸如劳力过度、劳心过度、大量吸烟等均可损及身心健康,伤害呼吸系统,引发慢阻肺。因此,慢阻肺患者一定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并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7、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因此慢阻肺患者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天和早春,要注意防止受凉,寒冷天气更要做好防寒保暖。在雨雪霏霏或多雾的天气,不要外出,可在室内活动。在冬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室内要保持一定温湿度,这样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流感、肺炎等疫苗的接种以及定期口服免疫增强剂,对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有帮助的。如果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尽快予以正规治疗,控制消除感染。
8、有痰尽量咳出来:秋冬季天气干燥,年老体弱的慢阻肺患者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因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加重呼吸困难。因此,要及时给予祛痰止咳药,鼓励患者有痰尽量咳出来,解除呼吸道阻塞。对于无力咳痰的老年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可予拍背协助排痰。
9、提倡家庭氧疗:对于重度COPD的患者,有条件的可进行家庭氧疗。长期氧疗是一种有效缓解慢阻肺症状的方法,可以纠正低氧血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病死率。但是并非所有的慢阻肺患者都需要长期氧疗,是否需要长期氧疗比较专业,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并做相关检查。但是,氧疗要特别注意,一个是低流量,一个是持续,吸入氧的浓度为1-2升/分,每天吸氧15个小时以上。
康复训练 改善肺功能
COPD患者如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对防止并发症和病情反复加重,保持适当的肺功能,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COPD患者呼吸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呼吸训练、排痰训练及运动训练。
呼吸训练:用于纠正异常呼吸模式,降低呼吸做功,以高效的呼吸方式获得最佳的肺泡通气和气体交换,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1)缩唇呼吸:采用缩唇徐徐呼气,可延缓呼气气流压力的下降,提高气道内压,防止小气道的过早闭合,使肺内残气更易于排出,有助于下一次吸气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增加肺泡换气,改善缺氧。方法:坐、卧、立位均可进行,放松从鼻子自然吸气一次,而不是深吸气,此时自己数两个数(1、2),放松口唇从自然状态缩唇把气体呼出来,此时发出近似“呼”的声音,自己一边数四个数(1、2、3、4)一边把气体呼出来,以能使距离口唇30cm处与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每天最少练3次,卧位、坐位、立位各5分钟。(2)腹式呼吸:利用膈肌的呼吸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呼吸方式,可以增加膈肌的移动度,提高肺通气,改善肺功能。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上身肌群放松做深呼吸,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一般吸气2秒钟,呼气4至6秒钟,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求缓呼深吸,不可用力,每分钟呼吸速度保持在7至8次左右,开始每日2次,每次10至15分钟,熟练后可增加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自然的呼吸习惯。
咳嗽排痰训练:可纠正频繁而无效的咳嗽,保证有效咳嗽,减少呼吸做功。方法:上身前倾→深吸气→屏气→连咳3声,可用肘压胸,或收缩腹肌,亦可手压上腹部,以增加腹压。
运动训练:能增加最大摄氧量,增强运动能力,使COPD患者利用少量氧进行运动,增强患者运动耐力。根据病情制定有效的锻炼计划:选择散步、太极拳、体操、上下楼、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方式,开始运动5至10分钟,每天4至5次,适应后延长至20至30分钟,每天3至4次。其运动量由慢至快、由小至大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
简单自测防患未然
对照以下内容,就可以自测是否有可能患上慢阻肺:
1.经常咳嗽吗?
2.经常咳出粘痰吗?
3.在进行爬楼梯、遛狗、逛街购物等日常活动时,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吗?
4.超过40岁了吗?
5.现在吸烟或曾经吸烟吗?
如果有3个或3个以上回答是“是”,请向医生咨询,做一次较为全面的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