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阖家欢聚,走亲访友,人们沉浸在节假日的欢乐和兴奋之中,但春节期间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成倍增加,这是因为脑卒中除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原发病有关外,还与情绪因素及吸烟、饮酒、活动减少、疲劳等生活规律、生活方式改变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春节期间更要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危险因素两种。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遗传性是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危险性持续增加,男性的发病率会高于女性。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肥胖、缺乏体力活动、饮食营养不合理、药物滥用等。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是脑卒中高危人群。对于存在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等危险因素者,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治疗,如调控血压、调整血糖及血脂、定期复诊、定期进行血管评估监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对于不知晓是否存在导致脑卒中的基础疾病者,应积极关注并查找危险因素。
健康生活预防脑卒中
预防脑卒中,注意保暖很重要。外出及早晚注意及时添加衣服。在保暖的前提下也别忘了要开窗通风,因为春节时聚会较多,容易导致室内严重缺氧及细菌、病毒的大量繁殖,所以每天室内要通风两次,每次20至30分钟。坚持早锻炼的人很容易被过节打破“规律”,春节期间正值隆冬,锻炼不宜太早,每天阳光充足、天气暖和的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为户外锻炼的黄金时段。
在饮食方面,除了少吃油腻食品,禁烟限酒,保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之外,可以多吃鲜枣、柚子、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新鲜的绿叶蔬菜。春节期间,食物丰富,迎来送往应酬较多,容易造成暴饮暴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过量,导致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引发脑梗塞。因此,春节期间脑血管病患者切忌贪吃暴食,更不能为了应酬过多吸烟饮酒。
密切关注老年人
春节期间,家里人多热闹,老人往往睡眠不足,休息不好,人体在疲劳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释放水平改变,会刺激血管收缩而诱发脑卒中。因此建议中老年人节日里不要做任何超越自己体力和精力所能负担的事情,避免过度劳累,待客、打牌、串门拜年等,切不可时间太长,更不能通宵达旦,过年也要像平时那样有规律地生活起居。另外,用力过猛、体位突然变化也是脑卒中的诱发因素,应该引起重视。
老年人还应避免情绪激动。春节时,亲友团聚,娱乐叙旧,都会导致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情绪激动会导致人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因此,老年人要学会自我控制,切忌狂喜暴怒。带有刺激性的活动应尽量少参加,要保持心情心态的平稳。
另外,老年人常会在节日期间收到儿女孝敬的保健品,不论具有如何“神奇”功效的保健品,都不能替代药物。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脑卒中发作史的患者,节前应该到医院复诊。
脑卒中早期症状
如出现以下症状有可能发生了脑卒中:突发剧烈头痛、头晕、呕吐;一侧肢体没有力气,有时表现为没有先兆的突然跌倒或一侧面部或肢体突然麻木,感觉不舒服;双眼的同一侧看不见东西;说不出话,或听不懂别人及自己说的话,不理解也写不出以前会读、会写的字句;看东西成双影;说话舌头发笨,饮水呛咳;走路不稳,左右摇晃不定,动作不协调等。这些症状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同时出现,了解脑卒中早期症状,对于及时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发生脑卒中家人怎么办
一旦发生了脑卒中,家人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沉着冷静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1、让昏迷的患者就地平躺,打开领口,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千万不要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谨防病情加重;
3、“时间就是大脑”,家人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送至有条件提供早期诊断、早期血管评估、早期治疗的医院,尽早实施溶栓治疗,及时开通闭塞的血管,挽救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