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春天气候干燥且多变,是中风的高发季节。
留意脑卒中“警报”
脑卒中虽然起病急骤,但绝大多数病人发病前均有先兆出现:
F(Face):是否能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部无力或者麻木?
A(Arm):能顺利举起双手吗?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
S(Speech):能流利对答吗?是否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
T(Time):如果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是72%,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概括为一句话是:“言语含糊没笑脸,胳膊不抬奔医院。”
科学防治脑卒中
一级预防:指在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不发生或推迟发生脑卒中的目的。包括:控制高血压;防治糖尿病;戒烟少酒;保持情绪平稳;防止大便秘结;饮水充足;坚持体育锻炼;饮食清淡;注意气候变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二级预防:指得病后如何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除了继续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外,还需根据脑卒中发生的不同原因预防再发。若为出血性脑卒中则主要应以控制血压为主。缺血性脑卒中则还需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血药物及他汀类药物进行预防。
切忌搬动脑卒中患者
发现身边有人突发急性脑卒中后,千万不要惊慌,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应急处理:
1.保持正确体位 使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口鼻中有呕吐物,应当设法弄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解开患者的领口、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当取出。不要掐患者的人中,这样会导致患者嘴部闭合,影响呼吸。
3.不乱吃药 与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等患者在急救时需要立即服用硝酸甘油不同,脑卒中患者在急救时千万不要乱吃“救命药”。
4.缓解紧张情绪 家属应尽量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切忌大声呼叫或摇动患者,更不要当着患者的面悲哭流泪,避免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
5.正确运送病人 若自行搬运病人,应当注意2至3人同时用力。一人托住患者头部和肩部,使头部不要受到震动和过分扭曲,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背部和臀部。如再有一人,则托起患者腰部和腿部,共同用力平抬患者移至硬木板床或担架上。切忌抱、拖、背、扛病人。
静脉溶栓 越早越好
目前世界公认溶栓治疗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致残率和致死率最有效的手段,溶栓治疗的关键是时间。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静脉溶栓的时间窗为黄金4.5小时,也就是说,患者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4.5小时内才可以通过静脉应用溶栓药物rt-PA,超过这个时间再进行静脉溶栓,患者脑血管溶栓再通的几率会降低,而且出血的风险明显增高。当然,在应用溶栓药物之前,必须先排除溶栓禁忌症,方可开始静脉溶栓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发生脑卒中后千万不要有“在家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现在不太稳定等好一点再去”等拖延时间的想法,这只能耽误诊治,对患者没有任何益处。即使是晚上,也要看急诊,尽快到医院,不能拖到第二天。发生脑卒中后,要选择有条件提供早期诊断、早期血管评估、早期治疗的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