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也称脑中风,是由于大脑血管堵塞或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250万人,了解科学防治脑卒中知识,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气候多变诱发脑卒中
目前,承德地区气候变化大,特别是北方地区早晚温差大。当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心脑血管负荷加重,导致血压升高。同时由于气温低血流缓慢,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凝时间缩短,进一步促进血压的增高和血栓的形成。再加之中老年人机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很难适应气温骤升骤降的反复变化,轻则感觉到身体不适,重则突发心脑血管意外。另外,春寒时节中老年人不愿意外出活动,又喜欢进食温补性食物,使血液循环减慢,血黏度升高,加剧血管硬化,容易诱发脑卒中。而随着天气的转暖,户外活动逐渐增多,由于心脑血管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也容易诱发脑卒中发生。
脑卒中可防可控
做好脑卒中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很重要。
1、一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不发生或推迟发生脑卒中的目的。包括:(1)控制高血压;(2)防治糖尿病;(3)戒烟少酒;(4)保持情绪平稳;(5)防止大便秘结;(6)饮水充足;(7)坚持体育锻炼;(8)饮食清淡;(9)注意气候变化;(10)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2、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与一级预防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二级预防是指得病后如何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此时除了继续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外,还需根据脑卒中发生的不同原因预防再发。若为出血性脑卒中则主要应以控制血压为主。缺血性脑卒中则还需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血药物及他汀类药物进行预防。
健康生活远离脑卒中
1、防寒保暖:关注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尤其是早晚外出更要做好防寒保暖,避免过早减少衣物。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外出,雾霾天气外出最好戴上口罩。
2、保持适宜的室内环境:室温控制在16℃至20℃即可,不宜超过20℃,18℃左右最佳。同时室内还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卫生。
3、适当活动:根据身体状况尽可能坚持一定的户外活动,活动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最好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因为早晨室外气温低,容易刺激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机会,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是户外锻炼的黄金时间。运动量不宜过大,老年人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以步行最为适宜。
4、清淡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适当饮水。
5、规律起居:科学安排生活,早睡早起。早晨醒来后,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应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活动几下上肢,再下床。温水洗漱,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洗漱后可饮一杯温开水,冲洗胃肠,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通畅血液循环。
6、调节情绪:注意精神、心理卫生,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减少紧张、焦虑、抑郁情绪。
7、改掉不良习惯与嗜好:戒烟限酒,控制打牌及玩麻将的时间,避免久坐不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大便干燥。
早期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虽然起病急骤,但绝大多数病人发病前均有先兆出现。如何判断是否发生了脑卒中呢?我们推荐使用FAST自评方法:
F(Face):是否能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部无力或者麻木?
A(Arm):能顺利举起双手吗?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
S(Speech):能流利对答吗?是否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
T(Time):如果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发生卒中的可能性是72%,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医生提示:“言语不清没有笑脸,手脚不灵快进医院。”发生脑卒中后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将患者送至有条件和能力进行规范诊疗的医院救治。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功能!时间就是生活质量!
脑卒中患者切忌轻易移动
发现身边有人突发急性脑卒中后,千万不要惊慌,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紧急施救:
1、保持正确体位。使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2、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口鼻中有呕吐物,要设法弄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解开患者的领口、纽口、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当取出。不要掐患者的人中,这样会导致患者嘴部闭合,影响呼吸。
3、不要给病人乱吃药。与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等患者在急救时需要立即服用硝酸甘油不同,脑卒中患者在急救时千万不要乱吃“救命药”。
4、缓解紧张情绪。家属应尽量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切忌大声呼叫或摇动患者,更不要当着患者的面悲哭流泪,避免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
5、正确运送病人。若自行搬运病人,应当注意2至3人同时用力。一人托住患者头部和肩部,使头部不要受到震动和过分扭曲,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背部和臀部。如再有一人,则托起患者腰部和腿部,共同用力平抬患者移至硬木板床或担架上。切忌抱、拖、背、扛病人。
溶栓治疗脑梗塞越早越好
在脑卒中患者中,80%为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脑梗塞,目前静脉溶栓是治疗脑梗塞的首选方法。溶栓治疗是用特殊溶栓药物将堵塞脑血管的血栓溶解掉,使堵塞的血管再通,使缺氧受损的脑细胞在短时间内重新获得血流供应,脑功能得以全部或部分恢复,使患者康复。而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时限性的,从发病到实施溶栓的时间不能超过4.5小时,如超过此时间窗则达不到治疗的效果。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在黄金4.5小时内溶解血栓,尽快再通堵塞的脑血管,使缺氧受损的脑细胞在短时间内重新获得血流供应,是救治脑梗塞患者的关键。
我院以“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为载体和平台,对内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对外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充分发挥神经内科、急诊科、影像检查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学科的资源优势,以多学科的团队合作、科学的溶栓流程、完善的救治体系、畅通的绿色通道,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2014年1月至4月为50余例患者成功溶栓,年龄最大者89岁,最小者30岁……
颈部动脉狭窄可致脑梗塞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22%的脑梗塞是由颈动脉狭窄病变所致。大脑由两侧颈动脉和椎动脉供血,两侧颈动脉的供血量约占大脑总供血量的80%—90%,椎动脉占10%—20%。造成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它不仅可以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且可以形成栓子堵塞脑内的动脉,引起脑梗塞。
颈动脉超声检查是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预防与筛查的基础,它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内膜的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部位、大小、形态、性质,能够早期诊断颈动脉狭窄、闭塞、血栓形成、夹层等导致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的病变,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旨在改变脑卒中对国民生命和健康威胁严重的状况。原卫生部部长陈竺说:“做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就等于牵住了我国慢病防治的牛鼻子。”我院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经过严格的考评验收,于2013年被国家卫计委授予“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成为全国180所基地医院之一。作为承德市惟一一家“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 我院持续加强脑卒中快速救治体系建设。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均在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等国家级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制定和完善了《心、肺、脑急救绿色通道预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应急救治预案》、《出血性脑卒中应急救治预案》等31项应急预案;医院派驻神经内科4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固定在急诊科工作,随时确保脑卒中患者来院后第一时间得到专科医师的全程诊治,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在脑卒中救治方面达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