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母乳是婴儿最安全、最科学的天然食品,它不仅可以为婴儿提供生存的基本营养,提高婴儿的免疫力、智力,而且可以增进母子感情和母体健康……世界母乳喂养行动联盟将每年的8月1日—7日确定为“世界母乳喂养周”,旨在促进社会和公众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今年“世界母乳喂养周”的主题是:母乳喂养:致胜一球,受益一生。我们祝愿所有的宝宝,在流连忘返于母亲怀抱的日子里,安宁而健康地成长。
母乳营养无可替代
蛋白质:人乳和牛乳中乳白蛋白与酪蛋白的比率不同。人乳中乳白蛋白占总蛋白的70%以上,与酪蛋白的比例为2:1。牛乳的比例为1:4.5。乳白蛋白可促进糖的合成,在胃中遇酸后形成的凝块小,利于消化。而牛奶中大部分是酪蛋白,在婴儿胃中容易结成硬块,不易消化,且可使大便干燥。
氨基酸:人乳中含牛磺酸较牛乳为多。牛磺酸与胆汁酸结合,在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可维持细胞的稳定性。
乳糖:母乳中所含乳糖比牛羊奶含量高,对婴儿脑发育有促进作用。母乳中所含的乙型乳糖有间接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作用。而牛乳中是甲型乳糖,能间接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另外,乙型乳糖还有助于钙的吸收。
脂肪:母乳中脂肪球少,且含多种消化酶,加上小儿吸吮乳汁时舌咽分泌的舌脂酶,有助于脂肪的消化。故对缺乏胰脂酶的新生儿和早产儿更为有利。此外,母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儿脑和神经的发育有益。
无机盐:母乳中钙磷的比例为2:1,易于吸收,对防治佝偻病有一定作用。而牛奶为1:2,不易吸收。
微量元素:母乳中锌的吸收率可达59.2%,而牛乳仅为42%。母乳中铁的吸收率为45%-75%,而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为13%。此外,母乳中还有丰富的铜,对保护婴儿娇嫩心血管有很大作用。
母乳喂养好处多
1、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母乳特别是初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丰富营养,是任何乳制品不可替代的优质乳,对婴儿的健康成长百益无害。
2、有利于产妇恢复身体健康。母乳喂养能帮助产妇的子宫恢复减少阴道流血,预防产妇产后贫血,促进身体康复。同时,还有助于推迟再次妊娠等。
3、有利于增强婴儿抵抗力、免疫力。在母乳中,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婴儿需要的抗体,这是其它任何乳制品、食物不可完全具备的。婴儿吮吸母乳可增强抵抗力、免疫力,少生病或不生病。
4、有利于婴儿消化和健康发育。母乳营养均衡、配比最佳,有利于婴儿消化,促进婴儿健康发育和成长。
5、有利于增进母子情感。通过婴儿吮吸乳头的刺激,能增进母亲对婴儿的抚爱、关爱、疼爱之情;婴儿吮吸母乳,与母亲发生亲密接触,感到既安全又高兴。母子之间的情感就在这微妙之中不断增进和升华。
6、经济实惠。母乳不仅对婴儿健康成长和新妈妈恢复有利,而且比其它喂养品成本低廉、经济实惠。
7、方便快捷。婴儿进食不像大人定时定量,且无规律,其它喂养品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和条件,只有母乳喂养可随吃随有,能满足婴儿少食多餐的需要。
8、干净安全。母乳安全、干净、无毒、无任何副作用,是新妈妈与生俱来的为婴儿提供的“安全粮仓”。
9、减少婴儿过敏现象。由于母乳干净、安全、无毒,无任何副作用,且拥有天然的抗生素、抗病毒素等,可大大降低和减少婴儿的各种过敏现象的发生。
10、降低女性患卵巢癌、乳腺癌的几率。经调查统计,凡使用了母乳喂养的新妈妈,患卵巢癌、乳腺癌的几率要远远低于非使用母乳喂养的新妈妈们。
母乳喂养正确方法
1、孕前积极进行乳房保养
从怀孕第5个月开始,经常用香皂和清水擦洗乳头、乳晕,并在清洗后的乳头及乳晕上涂一层油脂,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抚摩乳头,以使乳房皮肤逐渐坚韧;用热毛巾敷盖乳房并轻轻按住,用指腹在乳房周围以画圈方式进行按摩;戴宽松的胸罩,防止胸罩过紧导致乳腺发育不良或胸罩上的纤毛阻塞乳腺管;如果乳头内陷或扁平,需及早向医生请教矫正的有效方法。
2、分娩后尽早给宝宝开奶
孕32周后胎儿已具备吸吮反射,在出生后10—30分钟最强,30分钟后逐渐减弱,至24小时后逐渐恢复。虽然新妈妈可能身心疲惫,但一定要尽可能在产后30分钟之内给宝宝开奶,并与新生儿同室同床,以便不定时、不定量地使宝宝得到最珍贵的初乳。
3、按需哺乳
婴儿想吃就吃(哭闹),妈妈想喂就喂(乳胀),不必硬性规定喂哺的次数、间隔和喂奶量。这样可使妈妈体内的催乳素分泌增多,增加泌乳量,并且还可预防妈妈发生乳腺炎。如果妈妈身体虚弱或伤口疼痛,可以采用侧卧位喂奶,但日后不宜经常躺着喂哺,否则会影响宝宝下颌发育,甚至畸形。
4、掌握正确的喂奶技巧
(1)舒适体位:母亲选用自己感到轻松舒适的体位,可坐在低凳上或床边,如果位置较高可把一只脚放在脚踏上,或身体靠在椅子上。
(2)哺乳的正确姿势:把宝宝放在腿上(膝上可放一个枕头抬高宝宝),头枕着妈妈的胳膊,身体紧贴母亲,脸向乳房,鼻对乳头,头与身体呈一直线(新生儿宝宝应托住臀部,下额碰到乳房)。
(3)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托起乳房,先用乳头刺激宝宝口周皮肤,待宝宝一张嘴,趁势把乳头和乳晕一起送入宝宝嘴里;让宝宝充分含住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可看到吞咽动作或听到吞咽声音。
(4)正确托乳:把食指至小指并拢贴在乳房下的胸壁处,用食指托住乳房底部,拇指轻放在乳房上方,手不要离乳头太近。
(5)正确的挤奶手法:哺乳时按压乳房,不仅可帮助宝宝吸吮,而且可保证他的小鼻子不被堵住。正确的方法是:拇指放在距乳头根部2cm处,食指放在对侧乳头根部2cm处,其余三指托起乳房,两指向胸壁后轻轻挤压,手指固定,不要在皮肤上来回移动,沿乳头方向依次挤压所有乳窦。
5、科学合理摄取丰富的营养
哺乳期间,妈妈对热能及营养素的需要相对增加,所以每日应多吃几餐,以4—5餐为宜;要多喝一些催乳的汤类,如排骨汤、鸡汤、猪蹄汤、豆腐汤、青菜汤等;在两餐之间最好饮水或其它饮料。如果少奶或无奶,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不妨请医生推荐一些催乳特餐或药膳。但并非进食得越多就越好,如果摄入过多,不仅不能增加泌乳量,反而可能造成胃肠不适导致乳汁减少。
母乳喂养五大“忌”
1、忌丢弃初乳
有些妈妈认为初乳量少且颜色不好,就弃之不用,这是错误的。初乳是产妇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黏稠。它具有营养和免疫的双重作用,不仅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及铁、铜、锌等微量元素,而且含有大量抗体和白细胞,可保护宝宝免受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据相关资料显示,新生儿最初的一个小时吃到初乳,将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2、忌哺乳前喂养
在第一次喂母乳前给新生儿糖水或配方奶,称为“哺乳前喂养”。奶瓶的奶头比乳头容易吸吮,哺乳前喂养会使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另一方面,因为配方奶比母乳甜,也会降低婴儿对母乳的渴求,使妈妈产生“奶水不够”的错觉,形成严重的心理压力,造成母乳喂养失败。
3、忌轻易放弃哺乳
母乳是母婴之间的血脉纽带,对宝宝的发育至关重要,即使由于各种原因宝宝拒绝母乳,妈妈也不能轻易放弃:(1)患病:新生儿除了拒绝吃奶,还伴有呕吐、腹泻、黄疸、痉挛等。解决办法:这时应将新生儿带到医院就诊。(2)鼻腔或口腔问题:如新生儿感冒引起鼻塞,或口腔内患鹅口疮。解决办法:鼻塞应该疏通鼻腔;鹅口疮可用制霉菌素或龙胆紫涂在口腔内,每日3次。(3)吸乳能力差:体重低于1800克的新生儿可能发生吸吮困难。解决办法:可以将挤出来的奶用杯和匙喂给新生儿,直到新生儿吸吮能力增强为止。(4)母婴分开:由于母亲生病或上班与宝宝分开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新生儿拒奶情况。解决办法:根据宝宝的脾性,尝试在各个时间段、各种环境中唤起宝宝对母乳的渴望。
4、忌喂奶时间过长
正常婴儿哺乳时间是每侧乳房10分钟,,最初2分钟内新生儿可吃到总奶量的50%,最初4分钟内可吃到总奶量的80%—90%;虽然一侧乳房喂奶时间只需4分钟就够了,但后面的6分钟也是必需的,因为通过吸吮刺激催乳素释放,可增加下一次的乳汁分泌量,而且可增加母婴感情,从心理学的角度,它还能满足新生儿在口欲期口唇吸吮的需求。
5、忌生气时哺乳
人体在生气发怒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并释放出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髓质也过量分泌肾上腺素。这两种物质分泌过多,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危害妈妈健康。而且母亲经常性地生气发怒,体内会分泌出有害物质并进入乳汁,若婴儿经常吸入“有毒”乳汁,会影响其心、肝、脾、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降低抗病能力,减退消化功能,造成生长发育迟滞,还会使孩子中毒而长疖疮,甚至发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