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即将来临,外出旅游、度假、探亲等活动增多,但在亲近自然、休闲放松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及自我防护。
旅游必备药品
外出旅行要带一些常用药品,下面所说的几类药必不可少。
1、抗感冒类药物:如酚麻美敏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胶囊、Vc银翘片、感冒清热冲剂等。如去南方旅游,还要带上藿香正气类等防中暑的药品。
2、止泻药:止泻药可更好地呵护肠道健康,如:黄连素片、呋喃唑酮片、诺氟沙星胶囊等。
3、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可镇静、止吐、消除各种过敏症状、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虫咬皮炎等;氯雷他定片可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症状,如打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
4、滴眼液:沙眼患者、隐形眼镜佩戴者以及其他一些容易发生眼睛疾患的人,带一小瓶滴眼液可以在旅途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5、外用药:出门在外带上创可贴、云南白药之类的外用药,可以对划伤、扭伤、关节肿痛等外伤起到止血、预防感染、减轻疼痛的作用。
6、缓解胃部不适药:颠茄片可以解除胃肠痉挛性疼痛;乳酸菌素片可用于消化不良、肠内异常发酵、肠炎、腹泻等;法莫替丁片可抑制胃酸,用于胃溃疡、胃痛。
7、防晕车类药物:有晕车、晕船、晕机的朋友必备茶苯海明片,可在动身前半小时服用50毫克,途中必要时再加服1片,但高血压、甲亢、心悸、青光眼患者及新生儿、早产儿、哺乳期妇女等忌用。
防止病从口入
在外旅游不要贪食特殊风味菜肴,用餐不要饱一顿饥一顿;为避免“生火”,少吃大鱼大肉等肥腻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多饮绿茶或白开水;少吃生冷食品,尤其不吃生鱼片、毛蚶之类菜肴;吃海鲜不要过多,多吃蒜,喝点酒,以防腹泻,肠胃不好的人千万要谨慎;对当地吃不惯的调料和菜肴,宁可少吃或不吃,以免肠胃不适,影响整个旅程。在卫生条件较差的饭店,最好使用一次性杯筷和碗具。
外伤止血方法
受外伤后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非常重要:渗血主要采用伤口加压包扎止血,用创可贴、手帕等物品将伤口紧紧包扎;对头部及肢体活动性出血,没有骨折时要马上采用指压的方法,即迅速用手指将出血处向下按压,或直接压迫出血部位的供血动脉,这是对大出血者首先采取的应急措施;对四肢大血管损伤出血可以采用扎止血带止血。
突发疾病自救要点
1、晕倒昏厥: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应首先观察其心跳和呼吸是否正常。若心跳、呼吸正常,可轻拍患者并大声呼唤使其清醒。如患者无反应则说明情况比较严重,除拨打“120”外,对失去知觉的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方法是让患者侧卧位,因侧卧时可以避免发生呼吸道堵塞及胃内容物流入气管。此外,如果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关节扭伤:切忌马上搓揉按摩,应首先用冷水或冰块冷敷约15分钟。轻度扭伤,可以用弹力绷带对关节进行适当固定,注意休息,3天内局部冷敷,72小时后可以进行热敷。如果扭伤部位疼痛严重,或局部肿胀严重,尤其局部有瘀青的,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确定是否伴有骨折或严重关节韧带损伤。
3、旅途中小腿抽筋:小腿抽筋的预防比较简单,在活动前、活动后、睡前,按摩腿肚肌肉即可。常常抽筋的人在游泳前将捣烂的生姜汁涂在腿上,充分按摩,便能收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治疗的方法较多,如扳脚法:取坐姿,一手用力压迫痉挛的腿肚,一手抓住足趾向后扳脚,使足部背曲,再上下活动一下脚,抽筋就能得到缓解。若是在游泳时发生抽筋,可将大腿尽量向前蹬,用手使劲往身体方向扳脚拇指,反复多次,直至症状消失。
4、心绞痛: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游玩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遇到有人发生心绞痛,先不可搬动患者,要迅速给予硝酸甘油含于舌下,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5、胆绞痛及胰腺炎:旅游途中若摄入过多的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容易诱发急性胆绞痛或胰腺炎。患者发病后应静卧,并用热水袋在其右上腹热敷,也可用拇指压迫刺激足三里穴位,以缓解疼痛,待病情减轻及时送医院救治。
登山注意事项
秋天是除了春天之外最适合游玩的季节,很多人在这个时刻选择登山。可以说秋游的项目中,登山绝对是很多人的首选。不过,好的天气,好的季节,好的项目也要注意安全。
1、上山时要轻装,少带行李,以免过多消耗体力,影响登山。
2、山区气候变化大,时晴时雨,反复无常。登山时要带雨衣,下雨风大,不宜打伞。
3、雷雨时不要攀登高峰,不要手扶铁制栏杆,不要在树下避雨,以防雷击。
4、山上夜晚和清晨气温较低,上山要带厚一点的衣服。
5、登山以穿登山鞋、布鞋、球鞋为宜,穿皮鞋和塑料底鞋容易滑跌,为了安全,登山时可买一竹棍或手杖。
6、山高路陡,游山时以缓步为宜,不可过速。一定要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边走边看往往比较危险。
7、游山时应结伴同行,相互照顾,不要只身攀高登险。
8、登山时身体略前俯,可走“之”字形,这样既省力,又轻松。
9、上山时要带足开水、饮料和必备的药品,以应急需。
10、山区下暴雨时,山洪来势很猛,速度极快,下雨前夕不宜在河中洗衣、游玩,以免发生意外。
11、在高峻危险的山峰上照像时,摄影者选好角度后就不要移动,特别注意不要后退,以防不测。
12、山中不知深浅的水潭千万不要下去游泳,即使夏日,泉水也会很凉,发生险情的可能性较大。
13、为防止火灾,吸烟时应自觉将烟头、火柴梗熄灭,不可随意乱丢。
交通安全要牢记
国庆长假出行人数较平时将有所增加,各旅游区道路车流量加大,自驾出游的游客出游前请关注交警部门发出的出游提示,妥善选择出游路线,做好车辆的检查维护工作和遇拥堵路段的应对准备;在出游过程中,遵守各项交通法规,系好安全带,避免超速和疲劳驾驶;如遇交通管制等,要听从交管部门的指挥,为自己和他人营造方便、舒适的出游环境。自驾出行前,首先要做好出行车辆的安全检查,其次如果去陌生城市,最好选择一台便于操作的导航设备,另外要对爱车进行一次系统的车内清洁,最后不要忘记配置一些出行的应急用品。车辆安全检查包括轮胎、机油、刹车油、电瓶、水箱水、皮带、雨刷水、空滤、自动变速箱油、灯泡、雨刷、方向盘油12个项目的检查,其中车主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检测报告中对轮胎、机油、刹车油、电瓶、灯泡的检测评定,因为这些部件在旅行中一旦发生问题将会使原本快乐的旅行变得无比沮丧,所以马虎不得。
由于长假出行,车主会在车厢内停留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在长时间高速公路行驶的时候,车内空间环境很容易影响出行的心情,所以,车辆出行前可以做一次彻底的车内清洁,装饰一些卡通的车内用品,甚至可以升级一下车载影音系统,像一些专车专用的导航产品不仅安装方便而且还不会破坏原车布局,一些小小的改变通常可以让人感觉心情舒畅,在拥有健康的同时,当然旅途也就不会变得压抑了。
参加团队旅游的游客,在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配合交警部门监督营运车辆和司机是否具备合法资质,督促司机杜绝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确保自身安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驾驶非机动车和步行出游的游客,要遵守相关规定,文明、有序、礼让出行,严禁闯红灯等违法违规行为。假日出游易出现客流会合、道路交通拥堵、司机疲劳等情况,旅游安全切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应对脑中风
脑卒中也称脑中风,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因为血管阻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时下正值季节交替,随着天气转凉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因此,更要谨防脑卒中的发生,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的人群更要防患于未然。
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其中80%为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必须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才有效。因为在4.5小时内采取溶栓治疗,可以使阻塞的血管再通,使受损的脑组织重新得到血液供应、恢复其功能。所以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一定要珍惜宝贵的4.5小时。溶栓越早,效果越好。“言语含糊没笑脸,手脚不灵快进医院。”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健康。
小常识:
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
1、不要惊慌,保持镇静。以免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听不清楚说话内容,耽误时间。
2、要交待清楚患者居住区或是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指示附近的明显标志物。
3、要较清楚地告诉急救人员关于患者的病情,群体伤要说出大致受伤人数、伤情。
4、留下能够与现场联络的电话号码,以便急救人员与现场联络指导自救。
5、一定要等“120”急救人员先挂线,保证急救人员已经完整地了解施救所需要的信息。出车前急救人员一般都会打电话联系求救人,确认患者病情和事发地点等相关信息,同时指导现场自救,所以求救人或是亲属应在患者身边陪护,同时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急救热线:市区内拨打120
外县区拨打20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