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因素
1.垂体疾病。垂体分泌两种重要的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这两种性激素分别作用于睾丸的生精细胞生成精子和睾间质细胞生成雄激素睾酮(T),如垂体的手术、梗塞、肿瘤放射性或感染均可影响垂体功能,使FSH及LH分泌减少,从而使睾丸生成精子及睾酮分泌减少致不育。
2.雄激素过量。垂体产生的黄体生成素(LH)可刺激睾丸产生睾酮,如血液中睾酮过高又反过来抑制垂体产生LH及FSH,从而使FSH、LH及T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但如果患睾丸肿瘤、肾上腺肿瘤或增生、滥用激素则生成过多的睾酮进入血液从而抑制垂体分泌LH及FSH,致使睾丸产生精子减少或消失致不育。
3.其他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皮质激素过多、泌乳素过高等均可造成性激素分泌紊乱致不育。
染色体紊乱
克氏综合征(Klineiter)是多一条额外的X染色体,Y染色体微缺失、是染色体数目正常、Y染色体长臂上丢失部分基因,都会产生严重少精子或无精子症,造成不育。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染色体异常,表形及精液与正常人无异,我们称之为携带者,虽然可以正常怀孕,但大多数情况下造成胚胎停育或早期流产。
生殖器及附属性腺疾病
隐睾症、青春期后腮腺炎性睾丸炎可造成睾丸原发性或继发性损害,造成少或无精子症;睾丸外伤,扭转可破坏血睾屏障造成免疫性不育;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或精囊腺及射精管囊肿、附睾输精管梗阻造成精子不能排出体外。
严重的全身疾病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盆腔、膀胱颈部手术及糖尿病均可造成不射精和逆行性射精,使排出的精液进入膀胱;神经病变及动脉硬化可造成勃起障碍;抗精子抗体增高可造成免疫性不育。
其他因素
1.药物及毒物。序列的放化疗可影响精液质量达数年,大麻可造成脓精,螺内酯、钙通道剂与精液质量相关,一些抗生素及农药污染的食物及添加剂对生精有潜在影响。
2.各种射线可影响生精及染色体变异。
3.经常处于高温环境可影响生精,一次高热达39℃可影响生精3个月以上。
4.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穿紧身裤、生活不规律、熬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