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情绪化饮食,或者压力引起的进食,主要是指为了满足情绪而进食,而非因饥饿而进食。专家指出,约有37%的女性和32%的男性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会比平时吃得更少,而46%的女性和17%的男性会放开了吃。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想找点东西塞进嘴里,期待“食物进去,烦恼出来”。更多情况下,人们会选择热量较高的甜食来进行自我安慰。为什么会有这样选择呢?原来,在压力很大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人体内的皮质醇激素水平会上升,导致人们想去吃点甜、腻、油的食物。研究表明,这种行为竟然是遗传的,而且平日里喜欢沉思的人发生情绪化饮食的概率更高。
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选择下面四种食物:
巧克力 巧克力对于缓解情绪有很好的作用,可以缓解紧张并且带来快感。但由于巧克力热量高,因此不宜过量食用。
咖啡 咖啡和茶里面的咖啡因有提神的作用,可导致神经兴奋。
含Omega-3鱼油的食物 Omega-3脂肪酸含有大家熟悉的DHA和EPA。有研究发现,体内Omega-3脂肪酸水平低的人群容易出现情绪障碍。
含维生素B1、铁、叶酸等的食物 这些营养物质(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丰富)可以调节人的焦虑及压抑心情。在我们日常食用的水果中,香蕉所含的泛酸是人体的“开心激素”,所以适量食用香蕉有利于大脑神经的宁静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