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很多家庭都有了再生一个宝宝的想法,但有些人又非常纠结于生还是不生;还有些人担心已经年近40,还能生吗?第一个孩子健康,第二个孩子是不是也没有问题?尤其对于剖宫产和高龄妇女,想生二孩在身体和心理上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为您进行解读。
高龄产妇 母子都面临高风险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3至30岁,生育二孩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卵子质量高,妊娠并发症少,分娩危险小,胎儿生长发育好,早产、畸形儿和痴呆儿的发生率低;而且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夫妻精力充沛,有利于抚育好婴儿。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尤其是35岁以上的女性会出现卵巢功能减退、子宫收缩性变差、体质下降等生理变化。临床上把年龄35岁以上的产妇归为高龄产妇。与年轻的产妇相比,高龄产妇更容易得妊高症和糖尿病,容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胎儿的畸形率及出生婴儿缺陷率均明显升高。因此,对于生育二孩,高龄产妇应慎重决策,孕前及孕期需要更加严密监控身体各种数据,积极进行孕期检查,及时做产前筛查,既要保证婴儿的出生质量,更应关注产妇的生命安全。
一孩剖宫产 想生二孩先做疤痕检查
早年间,大家对剖宫产的认识不全面,认为反正只生一个,剖宫产简单而安全,导致很多女性生第一个孩子时选择剖宫产,这就给生育第二个孩子埋下了隐患。因为经历过剖宫产的子宫属于瘢痕子宫,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时,如再次妊娠或分娩,出现子宫破裂的风险就会增高,严重者可危及母儿的生命安全。另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出现瘢痕处妊娠、前置胎盘的可能性大,若胎盘覆盖原剖宫产手术切口,则称之为凶险性前置胎盘;胚胎生长在疤痕处称之为瘢痕妊娠,均有引起子宫破裂和无法控制的阴道大出血的风险,可危及产妇生命。因此一般临床上建议,剖宫产后至少应两年以上再考虑妊娠,想生二孩前要先去做疤痕检查。对于超声发现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疤痕处肌层薄甚至有肌层中断的情况,应视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不适合再怀孕。
生二孩 更要做好孕前准备
即便是生第一个孩子很顺利的女性,计划生育二孩前3个月也应到正规医院进行孕前检查和咨询,了解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怀孕、是否处于最佳的怀孕时期。凡患有结核病、肝炎、肾炎、性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女性都不宜受孕;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甲亢、哮喘、癫痫等疾病的人,应在病情稳定或者基本痊愈一段时间后再准备怀孕,这样才不会在怀孕后加重病情,或因疾病给妊娠带来不良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孕妇叶酸缺乏会使胚胎的神经管发育欠缺,导致无脑儿、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神经管畸形儿出生。因此,想要生育二孩的女性,怀孕前3个月就应开始补充小剂量叶酸0.4毫克/日,一直服用到妊娠3个月。另外,绿叶蔬菜里含有丰富的叶酸,是食补叶酸的好办法。另外,即使“抢生”二孩的愿望再迫切,夫妻双方也应在孕前6个月开始纠正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如孕前3个月尽量戒烟戒酒,不染发烫发,不接触有毒物质和辐射源,不滥用药物,防止感冒,远离宠物避免传染弓形体病等。过胖或过瘦都可使内分泌功能受到影响,降低生育能力。肥胖还可增加孕妇在妊娠期患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婴儿出生后在第一年中患呼吸道疾病或腹泻的几率,因此孕前应争取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如何发现唐氏综合征
据统计,我国出生缺陷(包括结构缺陷和染色体异常)的概率为3-5%,其中出生时可以发现的缺陷为1%左右。孕妇年龄越大,卵细胞质量就越差,而且在受精后携带异常染色体的可能性就越大。妇女30岁以后,生育先天畸型患儿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统计学计算孕妇生唐氏综合征孩子的概率为:20岁1/1441,45岁则上升至1/32。
大多情况下,出生缺陷是因为特定染色体数目过多或者缺失造成的。当同一染色体有3条,而不是正常的两条时,就会出现3体性。最常见的是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这样的患者有3条21号染色体。对于高龄的孕妇,为了减少怀唐氏综合征孩子的几率,可以在孕早期进行抽血筛查,在孕11周-14周的时候,也可以进行胎儿超声检查来筛查。最新的一项胎儿无创DNA的技术,虽然不能替代羊水穿刺培养,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医生来判断是否存在着胎儿染色体异常。
两次分娩间隔多长时间合适
如果第一胎顺产恢复期相对较短,一般只要经过1年,产后女性的生理功能基本恢复,经过检查之后,输卵管、子宫等生殖系统情况正常,就可以考虑怀第二胎。而第一胎是剖宫产的妈妈,只要在第一次剖宫产过程中没有伤及卵巢、输卵管等组织的,建议避孕两年以上,当子宫恢复再怀第二胎。因为过早怀孕,就使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拉力过大,有裂开的潜在危险,容易造成大出血。另外剖宫产术后的子宫瘢痕处,内膜局部常有缺损,受精卵在此着床时也不能进行充分的蜕膜化,或原着床在正常的子宫内膜,在发育过程中,滋养细胞扩张到蜕膜化不良的子宫内膜部位。因此,受精卵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局部子宫内膜缺陷处着床时,极易发生胎盘植入。所谓胎盘植入,就是胎盘生长到了子宫肌层,分娩后胎盘不能娩出,极易发生产后大出血,甚至导致切除子宫。如果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下段,将来可能发展为前置胎盘,也可发生早中期妊娠的胎盘植入。
大宝正常 二宝也得做筛查
遗传代谢病多为单基因遗传病中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包括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先天性的代谢缺陷。例如常见的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父母都是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杂合子),患儿(纯合子)从父母那里各得到一个隐性致病基因。患儿母亲每次生育,都有1/4的可能生存PKU患儿,其余3/4为正常或表型正常。从这样的遗传特点来看,每出生一胎都有1/4的患病几率。所以即使大宝正常,二宝也要在新生儿期尽早进行疾病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主要目的是使患有遗传代谢病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被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患儿出现症状之前给予有效干预,从而避免不可逆的损害。
怀孕生子 您应该知道的概率
以前老一辈的说法是“怀孕生孩子是一只脚踏进棺材里,生的好的话这只脚可以拿出来;生不好的话,另外一只脚也会进去”。现在医学发达,让怀孕生孩子的风险降低了很多。但是风险依然存在,遗憾依旧会发生。因此医患双方应该是一个团队,共同携手降低风险,而不是背道而驰。
孕产妇死亡率 2014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为21.7/10万,上海的孕产妇死亡率6.74/10万。根据国际经验,孕产妇死亡率一般会有至少25%左右的漏报率,因此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应该不止这个数。
婴儿死亡率 2014年中国婴儿死亡率为8.9/1000,上海的婴儿死亡率为4.83/1000。中国的围产儿死亡率为5.53/1000,上海的围产儿死亡率为2.44/1000。这些数据在不同年份、不同区域会有上下浮动。
自然流产的概率 在整个人群中,临床妊娠的自然流产率大约为10-15%,其实如果把临床上无法察觉的“生化妊娠”也计算进去的话,流产率可以高达50-60%,甚至更高。随着年龄的增加,临床妊娠的流产率也会上升,在35岁时,流产率为25%,40岁时,流产率上升到35%左右。
VBAC子宫破裂的概率 上次剖宫产此次妊娠阴道分娩,子宫自发破裂的概率为1%左右。
出生缺陷的概率 出生缺陷(包括结构缺陷和染色体异常)的概率为3-5%,其中出生时可以发现的缺陷为1%左右。
围产期子宫切除的概率 生孩子时,因为产后出血或其他原因导致不得不切除子宫的概率为1-2/1000。
死胎的概率 胎儿在宫内发生死亡的概率为4-6/1000。
羊水栓塞的概率 羊水栓塞经常被媒体报道,会引起惊天动地的纠纷,在微信朋友圈里疯传。本来羊水栓塞是个很专业的名词,发生率只有1/8000-80000,完全是个小概率事件,结果被炒作的路人皆知,弄得不少孕妇心惊胆颤。
延伸阅读:
中国胎儿死产率大幅下降
英国《柳叶刀》杂志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在减少死产数量方面排名第二,但年死产数量仍高居全球第四。
研究指出,去年,中国每1000次分娩中有7.2例死产——怀孕28周后出现的胎儿死亡。全球共有200多名专家参与了这项研究。
中国的死产率从2000年的每1000次分娩就有14.5例死产大幅下降。现在,其死产率每年减少4.6%,降幅仅次于荷兰。但是,中国的死产总数仍很高,去年约达122340例。
这项最新研究强调,尽管世界平均死产率从2000年的24.7降至去年的18.4,全世界每年还是有260万例死产。中低收入国家占这一数字的98%,巴基斯坦的死产率全球最高,每1000次分娩就有43.1例死产。
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教授乔伊·劳恩说:“每年260万例死产病例中,有一半是可以通过在分娩和接生中对妇女和婴儿的照顾来避免的。”
这项最新研究首次对与死产相关的风险因素开展了全球分析。肥胖、糖尿病和缺少计划生育服务(尤其是年龄过大和过小的产妇)是部分原因。
死产的后果可能很严重,至少有420万妇女事后出现抑郁、悲痛和社交孤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