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代人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发病率日益增高,目前中国人肥胖和超重人群达2亿,肥胖人口超过9000万。肥胖症已经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当今社会仅次于吸烟的致死原因。
看看体重是否超标了
人群调查显示,我国北方地区肥胖率达35%以上,南方地区肥胖率则为27%左右。河北省人群肥胖率为41.9%,在全国都属于高发地区。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定义为体内贮积脂肪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肥胖是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来诊断的。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就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中国正常成人为18.5-23.9kg/m2。体重指数≥24.0kg/m2为超重,体重指数≥28.0kg/m2为肥胖。腹型肥胖,腰围:男性>84cm,女性>80cm。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算一算,看看体重是否超标。
不容忽视的肥胖
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由于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代谢紊乱,产生多种危害,肥胖不仅影响人体的体形,行动不便,产生自卑等心理障碍,还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胆石症、关节炎、高脂血症等一系列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疾病。所以,肥胖是引发多种疾病的重要根源。虽然,肥胖并不是人类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是由肥胖引发的疾病直接影响到肥胖者的健康和寿命。
据统计,肥胖者并发脑栓塞与心衰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1倍,患冠心病比正常体重者多2倍,患高血压比正常体重者多2-6倍,合并糖尿病者较正常人约增高4倍,合并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4-6倍,更为严重的是,肥胖者的寿命将明显缩短。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超重者的预期寿命预计缩短0-3年,肥胖者减寿1-6年,严重肥胖者减寿1-8年,肥胖对健康危害极大。
肥胖会导致肾损伤
肥胖引起的上述危害可能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了,而肥胖引起的肥胖相关性肾病估计很少有人了解。肥胖主要通过胰岛素抵抗、脂毒性、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非感染非免疫炎症等机制导致肾脏损伤。肥胖患者如果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肾动脉硬化等疾病也会加重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少数严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肾脏的微小结构单位及功能单位是肾单位中的肾小球,肾小球肥大是本病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基础。可为单纯肾小球肥大或肾小球肥大并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严重者可逐渐引起广泛的肾小球毁损、硬化。
肥胖相关性肾病有以下症状
肥胖相关性肾病可见于儿童、青中年及老年人,其中以青壮年为主,44岁以下的患者占77.7%。以男性更为常见,男女比例为 2.1∶1。
肥胖相关性肾病起病相对隐匿。54.4%的患者临床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而就诊。临床突出表现为蛋白尿,多以轻、中度蛋白尿为主,而大量蛋白尿(>3.5g/24h)仅占10.0%。患者尿蛋白量与肥胖程度相关。在体重指数≥35kg/m2患者中,大量蛋白尿的发生率可达30.8%。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临床上虽有大量蛋白尿,但低蛋白血症并不明显,表现出典型肾病综合征出现水肿、低蛋白血症者仅占2.2%。病史中无肉眼血尿发作,镜下血尿的比例也较低。约44%的患者伴有肾小管功能异常。肾小管损伤与患者合并存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肾缺血等因素有关。
预防肥胖是减少相关性肾病的关键
预防肥胖是减少肥胖相关性肾病的重要措施。肥胖的预防可分为整体预防、选择性预防和目标预防三个层面。整体预防是针对整个群体,旨在稳定群体肥胖水平,降低肥胖发病率、患病率,提倡健康饮食、运动,戒烟酒,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选择性预防是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重点目标预防则是针对超重与肥胖人群。
肥胖者要做好这些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积极锻炼,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善于调节心理压力,保持稳定情绪。
2.适当减低膳食热量。摄入热量低于消耗热量,能量摄入为负平衡时体内脂肪才会逐步分解,体重逐步下降,直至接近或达到标准体重。控制体重应使每个月体重下降在5-10斤以内,这样既可以减肥,对身体也不会带来不良影响。
3.合理选择饮食。选择低盐、低脂、低糖、低嘌呤的饮食。适量多饮水,鼓励吃新鲜水果、蔬菜及全麦食品。一天中食物分布应尽量做到均衡,餐间不应吃零食。
4.提倡有氧运动与抗阻力运动。如步行、慢跑、有氧操、舞蹈、骑自行车、游泳等。
5.不吸烟、不酗酒。
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要注重“两结合”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治疗要将减轻体重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还需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控制代谢紊乱;二是纠正肾脏局部存在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1.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以治疗肥胖及肥胖相关性肾病。主要药物有双胍类(如二甲双胍)药物及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药物,使用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前者在有腹泻、严重感染、使用利尿剂及肝肾功能不全等时不应使用,会加重代谢紊乱,带来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后者有钠水潴留等不良作用,可加重心力衰竭。
2.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生理研究证实,肥胖患者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都升高,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1%及51%。这类药物既可以控制血压,还可以纠正肾脏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减轻肾小球高灌注压、高滤过压,减少蛋白尿,减轻炎症反应和保护肾功能,是有效的主要治疗药物。
3.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
4.其他治疗,如减肥药物及手术治疗,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其疗效。
有一组研究资料显示,给予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为期一年的低热能饮食,结果患者体重下降了12%,尿蛋白减少超过80%。而另一组用卡托普利的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治疗终点尿蛋白下降大于70%,但体重增加可能会抵消ACEI的治疗效果。
由此可见,控制体重及药物治疗相结合是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关键。
肥胖相关性肾病可防可治
肥胖造成的肾损害可防可治,绝大多数肥胖相关性肾病预后相对良好,也有个别预后不良的报道。5年肾存活率为77%,10年则为51%。单纯肾小球肥大者比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样病变者预后为好。另外,患者的预后还与是否存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有关。
肥胖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出个体化的科学饮食和运动方案,持之以恒,减轻体重,配合药物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糖尿病及肥胖相关性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的目的。
走出诊治误区
由于平常出现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多是由免疫机制导致的肾脏病,常采用激素治疗。而肥胖相关性肾病如果没有得到正确诊断,选用了激素治疗,反而会使疾病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越治肥胖越重,肾病症状也越重。目前我国人群肥胖的发病率正在增加,对肥胖相关性肾脏病的认识亟待提高,切勿将所有呈现蛋白尿的患者均诊断为免疫性肾炎或肾病,导致误诊误治。
有效减肥小知识
管住嘴 迈开腿
如果你现在身材依然苗条,那希望你继续保持住。但如果你已经步入了肥胖行列,那必须重视起来,着手减肥。科学的减肥方法是饮食和运动相结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
1.控制每天摄入的能量。
当摄入能量超过消耗能量时,人就容易肥胖。因此,控制能量的摄入是减肥的一大关口。“管住嘴”就是不要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上夜班的人一日三餐可以按照3:4:3或者4:4:2来搭配营养,每餐吃到七八分饱,拒绝暴饮暴食。成人每个人每天所需的热量因身高、体重、精神状态、工作时间及劳动强度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一般来说一天摄入热量不超1500大卡就能有减肥效果。需经常测量自己的体重变化,通过体重的变化来了解摄入的能量是否被消耗。
2.每周坚持3-5次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好身材少不了运动,要养成运动的好习惯。每周坚持运动3-5次,将会带走不少脂肪。要想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建议每次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
3.每天喝6-8杯水。
喝水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脂肪燃烧。喝水能促进内脏活动也促进消化,随着尿液的排出带走身体的毒素,增强肝脏与肾脏的活力,从内到外净化身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轻体力活动的成人至少每天要饮水1200ml(约6杯)。如果进行体育锻炼,喝水量要增加。
4.规律生活,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的人会吃得更多,因而,睡好觉也是减肥的一种好方法。有研究证明,女性每天睡7.5-8个小时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