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疾病俗称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全球约有30%至40%的人口曾经或正在遭受过敏性疾病的困扰,且患病率仍在持续增加。预计到2050年,全球50%人口将患过敏性疾病。我国从2016年设立“全国过敏防治周”,今年的主题是:“发展过敏专科,培养专科人才,深入基层医院,惠及过敏患者”。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和大家谈谈过敏的相关常识。
影响广泛 危害健康
过敏反应到不同的靶器官,常见疾病包括: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咽喉炎、ABPA(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眼部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结膜炎;皮肤过敏状况,包括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急性/慢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对药物、疫苗、叮咬昆虫和其他药剂的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鉴别与自身抗原相关的自身免疫反应或自身炎症综合征相关的疾病;食物过敏;其他危及生命的严重过敏反应等。
内因外因 相互作用
过敏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异性体质的患者免疫识别功能紊乱,把无毒、无害的过敏原当成细菌、病毒来攻击,引发过敏症状。老百姓常说的“杨柳絮”“沙尘天”“花粉期”等是导致多种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原因,医学上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尘螨过敏:肉眼看不见的小虫子,大多寄居在床上,以进食人体皮屑为生,是最常见的过敏原。
春季花粉过敏:并不是鲜花,而主要是树木花粉。北京最常见的是柏树花粉,石家庄最常见的是悬铃木,承德最常见的是桦树花粉,其次是白蜡和柏树花粉。
夏秋季花粉过敏:我国北方最常见的就是蒿花粉和葎草花粉。
真菌过敏:常见的是青霉、曲霉、交链和枝孢。室内室外都有,且颗粒小,更容易进入气道导致哮喘。
宠物皮屑过敏:常见的是猫狗,不仅毛发皮屑致敏,唾液和排泄物也可以致敏。
食物过敏:大多数食物过敏都是以下八种食物导致的,包括:鸡蛋、花生、牛奶、大豆、坚果、鱼类、甲壳类、小麦。食物过敏比较复杂,涉及和花粉的交叉反应,比如蒿花粉过敏的人,进食桃子、荔枝也会出现口腔黏膜肿胀、瘙痒,医学上称之为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食物过敏还涉及蛋白组分,比如同样是小麦过敏,有的人吃了小麦运动后出现休克,医学上称为食物依赖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而有的人吃没有问题,和面时一吸入面粉就会哮喘发作,医学上叫面包师哮喘。不同的蛋白组分引起的过敏症状截然不同,所以食物过敏要综合评估,不能单纯依据化验结果下定论。
药物过敏:常见的有青霉素、头孢过敏,还有很多人对解热镇痛药、氨基糖甙类药物过敏,少数人对麻醉药、疫苗过敏。
明确病因 精准防敏
明确病因是精准防敏的基础。当我们不知道过敏的源头是什么时,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无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过敏原检测,可以准确地找出引发过敏反应的特定物质,无论是花粉、尘螨、食物还是其他过敏原。知道了病因,就能有针对性地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从而大大降低过敏发作的风险。
对于医生而言,明确病因可以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如果知道是花粉过敏,在花粉季节来临前,医生可以提前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或者建议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如果不知道过敏原,治疗就只能是对症处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对于患者来说,精准防敏可以提高生活质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以减少过敏症状的发作,如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让患者能够更加舒适地生活和工作。同时,了解自己的过敏原,也有助于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更明智的选择,比如选择合适的食物、护肤品和居住环境。
总之,明确过敏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过敏问题。
防治结合 综合施策
庞大过敏人群的背后是多种多样的过敏原,明确过敏原是诊断的第一要务。变态反应科医生的主要工作和任务就是帮助患者分析、查找过敏原。
目前,国内外各大指南所推荐的过敏原特异性诊断(查找过敏原)方法有: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皮内试验、皮肤斑贴试验、过敏原激发试验、血清IgE检测等。其中,病史、症状、过敏原特异性体内和体外试验是诊断的核心要素。
病因明确之后,部分疾病可针对过敏原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脱敏治疗能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是针对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对因治疗,即给予患者逐步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诱导机体免疫耐受,使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时症状明显减轻,甚至不产生临床症状。
已有大量高质量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以及荟萃分析表明,花粉、尘螨、真菌过敏原脱敏治疗能够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降低患者的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能预防患者对新的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脱敏治疗具有长期益处,即使停止治疗,疗效仍能维持数年。有研究显示,在患者完成牧草花粉脱敏治疗以后,即使停止治疗多年,症状控制仍然显著优于从未接受过脱敏治疗的患者。
根据过敏原导入体内途径的不同,目前国内可选用的脱敏治疗方法包括:皮下注射脱敏治疗,即将过敏原提取液通过注射的方式打入上臂外侧皮下层;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即将花粉过敏原提取液经口摄入,在舌下含服。与安慰剂对照相比,两种脱敏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过敏症状并阻止病情进展,但两种方法之间进行比较,仍然各有优缺点。疗效和依从性方面,有研究显示,通过荟萃分析的具体数据间接比较两种脱敏方法,皮下注射脱敏治疗的疗效比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更强。
总之,防治过敏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通过远离过敏原、增强免疫力、改善环境等措施,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